.塑石假山表面積={(長+寬)x 2 x 高+(長 x 高)}x 3;解釋:式中的“2”代表假山的兩個面,“3”代表假山的系數。
水泥假山的雕刻工藝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雕刻式,一種為塑式,兩者在去灰摸漿的手法上有所不同,塑式的雕刻手法工藝主要在砂漿面層上塑造紋理,仿造的紋理形式有麻石的麻點紋,用假山掃把或刷拍打砂漿面,曾現凹凸紋,然后加以裂縫,塑式雕刻工藝幾乎不添加假山的細小造型細節。雕刻式的塑石假山工藝通過削、刮的工藝手法在砂漿面層上雕刻紋理,終呈現仿石紋理,紋理的凹凸感較強,幾乎各種石紋均 能制作,雕刻式工藝實際操作中比較耗時,制作時塑造的砂漿面層較厚,一般需要兩層砂漿才能形成,厚度在3厘米以上,工具使用也比較多,有雕刻刀、耙子、開縫刀、假山刷等。
第三、假山著色和植物搭配
1, 假山的作色主要要求是持久,考慮到水泥塑石假山大部分是暴露在陽光下的,因此假山耐侯性的要求是重重之重,推薦采用水性樹脂高分子色漿或丙烯酸顏料加水性樹脂乳液上色,能保持10年以上。
2,水泥假山的自然和跟周圍環境銜接,就要靠植物搭配了。各地可根據施工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植物,在假山施工中提前預留植物種植坑,坑體深度要達到5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