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死者埋葬處所做的一種紀念性的載體,一般以石質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
中國古代“墓而不墳”,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樹標志。后來逐漸有了地面堆土的墳,又有了墓碑。
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系。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里許,劉店村東里許。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赑屃,高約丈余,尚稱體制。"
碑文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間。10cm進寶。10.5cm納福。3cm財旺。4cm登科。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調,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從中可以得到慰藉。
墓碑的石材選用,過去的大理石漢白玉,經不起風雨,極易風化。而今已被材質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崗巖系列所頂替。在色彩斑斕,材質堅固的花崗巖中,較受客戶青睞的有印度紅、珍珠白、山西黑。印度紅,象征著、華麗、火紅的年華,輝煌的事業;珍珠白,象征著純潔、淡雅、絢麗的人生、不盡的哀思;山西黑,象征著莊嚴、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懷念。
墓碑
對于殯葬親人的墳墓,一兩代可以記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別是經過遷徙、戰亂便不知祖墳何處。如何解決,人們想出許多辦法。開始時人們從死人下葬,維系棺繩用的園木樁受到啟發,在墓前插上木樁竹竿,系上纖維質的東西(紙或帛等),寫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時辰,叫做“銘旌”(或“明旌”)。但它卻容易,損壞,人們便另想辦法:富貴人家用石園柱代替木園樁,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時間、官級等。
為了多刻字其形體又演變為方形、長方形,開始埋于墓穴內或墓外,參照房屋建筑,碑頂加上碑帽,飾刻動、植物或山水花紋,碑身刻上死者簡歷。標明是葬與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陰宅(即墳墓)風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產之家立中等墓碑,窮家僅可立上留個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磚碑或種植某種長青樹為標識。
質量檢驗
外觀檢查:檢查墓碑的外觀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包括顏色、紋理、圖案、文字等是否正確無誤,有無瑕疵、劃痕、色差等問題。
尺寸測量:使用量具對墓碑的尺寸進行測量,確保各個部位的尺寸與設計圖紙一致,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結構檢測:檢查墓碑的結構是否穩固,有無裂縫、松動等安全隱患,確保墓碑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安裝維護
現場安裝:將檢驗合格的墓碑運輸到墓地,按照預定位置和要求進行安裝,確保墓碑安裝牢固、垂直,周邊環境清理干凈。
售后服務:提供一定期限的售后服務,如在安裝后的一段時間內,對墓碑進行回訪檢查,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為客戶提供墓碑的保養建議和指導。
材質方面
種類選擇:大理石種類繁多,如漢白玉潔白純凈但相對較軟,爵士白紋理優美、質地較硬,埃及米黃顏色溫暖柔和。需根據預算、喜好及當地氣候條件等選擇,如在潮濕環境中,應選吸水率低的大理石。
質量判斷:大理石質地均勻,無明顯裂縫、色斑和孔洞。可通過觀察表面紋理是否自然流暢、敲擊聽聲音是否清脆悅耳來判斷,聲音清脆說明質地致密、無內傷。
色澤穩定性:有些大理石在長期陽光照射和風雨侵蝕下可能會褪色,定制時要向商家了解所選大理石的色澤穩定性,選擇穩定性好的材質,以墓碑長久保持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