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苗補苗:當苗高達到15厘米左右時,要進行間苗,不然,會由于擁擠而影響生長。間苗可以選擇在雨后進行,如果晴天里,進行間苗,先要在壟上噴一些水,將土壤濕潤,這樣有利于將苗拔出,也可以避免對其它苗的。然后,按照株距3-4厘米進行間苗。間苗時盡量留下健壯、生長旺盛的苗。為了避免苗的浪費,可以將間下的苗栽在別的地方,方法為:在壟上挖深3厘米,直徑3厘米的小坑作為栽植穴,依然要保持3-4厘米的間距。然后,將間下的苗,栽植到坑里,雨后進行,不用澆水,但如果在晴天,一定要澆活根水,才能成活率。在株距較大的地方,要進行補苗。方法與上面介紹的相同,就不過多介紹了。
中華金葉榆的觀賞性強。初春時期,中華金葉榆便綻放出嬌黃的葉芽,似無數朵蠟梅花綻放枝頭,可愛,早早給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至夏初,葉片變得金黃艷麗,格外醒目,將街道、公園等景點打扮得富麗堂皇;盛夏后至落葉前,樹冠中下部的葉片漸變為淺綠色,枝條中上部的葉片仍為金,黃綠相襯。
金葉榆嫁接是有季節限制的!金葉榆嫁接好再春季,5月份左右。或者在夏季進行熱粘皮嫁接,主要針對于金葉榆小苗嫁接,大苗不可以。秋季或冬季嫁接成活不了的。
中華金葉榆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彩葉植物品種,它的培育成功,為我國寒冷、干旱及鹽堿地區提供了一個喬灌皆宜的優良彩葉植物新品種,突破了黃葉樹種往北不能過北京的局限,結束了我國寒冷地區園林行業沒有樹種的歷史。
金葉榆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金葉榆的原產地在河北省辛集市,是由河北省林科院張印染2002年研發成功的白榆新品種。金葉榆葉片呈扁圓狀,類似于白榆的葉片,金葉榆的研發成功解決了東北地區由于冬季的低溫無法種植黃葉樹的問題,金葉榆的抗寒、抗寒能力是很強的。
金葉榆是不耐鹽堿植物,不適合在鹽堿含量高的地方栽植,不然色澤差、葉片稀疏無光澤,率高,容易發生病害和葉片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