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木(學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是樟科,檫木屬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皮平滑,頂芽大,橢圓形,芽鱗近圓形,葉片互生,聚集于枝頂,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裂片先端略鈍,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葉柄纖細,花序頂生,先葉開放,多花,與序軸密被棕褐色柔毛,苞片線形至絲狀,位于花序下部者長。花黃色,雌雄異株;花梗纖細,花被筒極短,花被裂片披針形,花絲扁平,被柔毛,果近球形,果托呈紅色。3-4月開花,5-9月結果。
檫木一般以實生苗造林為主。但有些地方,在不利氣候條件下(干旱、冰凍)利用檫樹萌芽能力強的特點,采用截干造林效果也好。檫樹芽苞萌動期早,在冬季無嚴重凍害的地區,盡可能在檫樹落葉之后,采用冬季造林。
檫樹林地,一般屬酸性紅壤與黃壤。這類土質較為瘠薄,粘性重、蓄水保肥性能差。因此,施肥、撫育管理十分重要。幼林期間要全墾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撫間種豆類和綠肥。達到疏松土壤,增強土壤透氣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進幼林生長。
檫木可采用栽植造林。由于生長環境和個體發育的差異,種子成熟期不一致,需及時分批采種。種子有休眠特性,發芽不整齊,播種前需經催芽處理。一年生苗可出圃造林。此外,也可采取萌芽更新或分根繁殖。病害主要有苗木莖腐病。檫木白輪蚧為主要害蟲,被害枝干枯死。檫木透翅蛾幼蟲蛀食樹干,使生長受阻。檫長足象、黃翅大白蟻等也能造成一定損害。
檫木(Sassafras tzumu)是樟科檫木屬落葉喬木。檫木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山野里很是常見。此時開花的喬木還較少,檫木卻在光溜的枝干上開滿金黃色的花,特別顯眼,也讓人好奇,卻因為太高,而不能一睹真容,許多人還誤以為是嫩黃的新葉。那一團團其實是一個個花序,一朵花其實不過5~6毫米長。
檫木春開黃花,且先于葉開放,葉形奇特,秋季變紅,花、葉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用于庭園、公園栽植或用作行道樹,也可用于山區造林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