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魚先養水,水質好了,愛鯉才能健康漂亮。一個強大的過濾系統,是魚池魚缸的靈魂。怎樣的過濾,才是一個好的過濾?怎么做才能讓過濾系統功能更強大?各位魚友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1、在換水或增加新水(自來水或地下水)的時候,應該將新水放入過濾系統中,這樣可以使水變軟,同時減輕殘留的危害。如果有條件,是另建曬水池,避免直接自來水對過濾系統中的有益菌有影響。
2、一般來說,建議過濾倉的體積為魚池的1/5-1/3。過濾池面積越大,過濾效果越充分越好。對于過濾系統的位置考量,要便于日后的清洗。
3、條件允許的話,沉淀倉盡量做大做深,有助于緩解物理生化的壓力,進一步加強過濾效果。
4、沉淀倉的出口要加閥門,因為插管時間長了,會松動,沒閥門的話,容易漏水。
5、毛刷適用于大池,小池的話,毛刷過濾效果不行,建議使用藤棉。
6、生化濾材方面,建議用屋、陶瓷環等,滴流采用生化球。生化作用對于氨氮、亞鹽的降低非常關鍵,切勿輕視。
7、生化倉底部建議放一個氣盤,曝氣效果好,因為硝化需要的氧氣,比魚還要多。底部有墊子墊高,方便水流,避免死水區。
8、清水倉放燈,可有效預放病菌及室外池綠藻的爆發,但是不建議常開;沒有綠藻也要安裝燈,萬一需要時,如果沒有,可能造成魚的,所以備一個還是必要的。
具體做法:在魚池一側隔出一個過濾池,個倉室與魚池相通,用水泵把清水倉水抽回魚池,達到水不斷地循環流動過濾。
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水質好的魚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健壯活潑,讓人感覺心情舒暢,盡享休閑愜意好生活。相反魚池水質不好的話,你看的是水渾濁、發綠、經常發病而死去的心愛的魚兒和到處飛舞的蚊蟲。聞到的是一股發臭的魚腥味讓人頭暈惡心,即便經常換水也是于事無補。所以養魚一定要先把水養好!
修建養魚池,要水質的清澈明凈,要使魚池的水“活”起來,魚池要用活水,方可讓魚池起到擋煞、引氣的作用。在我國的學中,園中有水是活水,去濁留清,才能使后世子孫承蒙祖上蔭庇,家運綿長。園林中都有養魚水池,但是都不是活水,水質渾濁、變綠、發臭、魚兒養不活等,日積月累就成了園林景觀的敗筆。而大宅院的主人也幾經更替,多次易主,后世子孫衰落,家世不濟。
錦鯉是一種對水質要求很高的大型觀賞魚類,錦鯉活動量大,食量也大,排泄物也相當多,所以水質處理是很關鍵問題,要養好錦鯉就要養好水,做好過濾系統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