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0~120厘米,通常,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暗藍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觀賞花卉;其根可入藥,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膿等作用,中醫常用藥。在中國東北地區常被腌制為咸菜,在半島被用來制作泡菜,當地民謠《桔梗謠》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植物。單憑名稱,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系。
桔梗種子干播的方法,桔梗種子需要二十五天左右的時間就會出苗,催芽處理之后的種子,也需要十天左右時間出苗,等到小苗出土之后,及時的處理雜草,小苗過密的情況下,對土壤進行適當的處理,保持五厘米左右的間距,并且配合好適當的松土,后期處理也要注意及時的進行除草,只要適當的管理,才能夠期較長,桔梗能夠有個較高的產品和質量。
桔梗種子播種方式:桔梗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有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但以冬播、春播苗好而整齊,播時將桔梗種子按1:10的比例與黃沙拌均,然后再均勻地撒在整好的畦面上,用耙反過來平兩遍,讓土蓋沒種子即可。每畝播種量3公斤。桔梗也可以育苗移栽,畝用種苗100公斤左右。
桔梗主要害蟲有地老、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咬食幼苗,造成缺苗斷壟現象防治時,結合整地每畝用辛硫磷 200克 配成毒餌,放入地下殺滅。在谷雨前后,每畝用辛硫磷 50克 配殺滅菊脂 30克 ,總水30公斤,于下午4--6時噴施土壤表面殺滅。紅蜘蛛和蚜蟲用40%乳油1500倍液噴殺。桔梗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危害根部使全株。可在整地時每畝用5公斤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及時拔除病株并用石灰處理病穴。枯萎病,發病初期近地面部分變褐、呈干腐狀、濕度較大時,根莖表面產生粉白色霉層,后全株。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一次。連噴三次。輪紋病,受害葉片上有近圓形病毒斑,褐色、有輪紋,上有黑點。可于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一次,連噴三次。
桔梗田間雜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苘麻、反枝、大籽蒿、莧藜等,一般中耕除草、間苗:桔梗出苗后,進行除草時間一般是在在苗長4片葉時,間去弱苗,6~8片葉時,按株距1~2寸定苗,在干濕適宜時進行淺松土,經常保持地內疏松,也可防除雜草。
桔梗營養分析: 1. 除含糖量較高外,還含較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多種桔梗皂甙、皂甙、皂甙和桔梗聚果糖等。 2. 桔梗皂甙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增加膽酸的分泌。此外還有解熱、鎮痛、、等作用。 3. 桔梗具有祛痰排膿等。可作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等病癥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