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跨度一般在8-10m左右,墻體厚度為1m,脊高4m,后墻高度3m,在后墻距地面1.5m高度橫向每隔4m設一個60cm×60cm的通風口,溫室長度不限;溫室后墻土堆和磚砌式均可;溫室間應有一定間距,間距不少于溫室高度的1.8倍,以不遮光為原則。薄膜可以用以聚乙烯為主要原料的PE無滴水塑料薄膜和以聚氯乙烯為主要原料的PVC無滴水塑料薄膜兩種;棚內較適合藍莓生長的溫度為20-25℃,高不能超過30℃,低不能低于12℃。
雖然藍莓溫室大棚促成栽培有更大的適應性,但為了節約成本、易于生產管理,品種選擇時仍然要依據當地土壤、氣候條件、品種特性、生產目的等因素進行進行綜合分析,選擇適宜的品種,以達到藍莓生產與管理的邊際效益。目前,我國引進、改良的藍莓品種近200個,適合在全國各氣候條件下栽培。這些品種可以分為3大類: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其中高叢藍莓又分為北高叢藍莓、南高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3種。藍莓的各大種群各有其特點,分別適宜我國不同地域的氣候條件。藍莓品種的選擇應結合不同品種的特點進行。
矮叢藍莓生長期較短,約在100-150d間。矮叢藍莓的特點是抗旱、抗寒能力強,樹高30-50cm,果實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適合家庭盆栽和庭院養殖。露地栽培適宜在我國東北地區,不宜作為大棚種植的選擇品種。
兔眼藍莓生長日數在266d為宜。其特點是耐濕熱、抗旱能力強,抗寒能力差,對土壤條件適應性較強。樹體高大,高可達10m,壽命長,常綠,果實大而硬,但風味欠佳。露天栽培適宜在長江流域以南發展。因其樹體高大,晚熟等原因不適宜利用溫室大棚反季促成栽培。因此,溫室大棚藍莓栽培所選擇的品種應以高叢藍莓的系列品種為宜。
幼樹期修剪。此期以去花芽為主,目的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促進根系發育。定植后第2、第3年春疏除弱小枝條,第3、第4年仍以擴大樹冠為主,但可適量結果。一般第3年株產應控制在1kg以下,以壯枝結果為主。成齡樹修剪。此時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改善光照條件,以疏枝為主,疏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及根蘗。根勢較開張品種疏枝時去弱留強;直立品種去中心干,開天窗,留中等枝。大枝結果佳結果樹齡為5-6年生,超過要及時回縮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轉壯。成年樹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個壯枝留4-6個花芽。
溫室大棚種植藍莓時,授粉方法好選擇蜜蜂授粉與人工授粉相結合的方法。每個溫室大棚內可在開花期放置一個蜂箱,通過蜜蜂進行授粉,但會出現個別遺漏的地方,這時需要采用人工授粉補救,也可以噴灑低濃度的赤霉素促進果實膨大。試驗效果表明,放養蜜蜂是目前經濟豐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