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金絲柳,又叫金絲垂柳,柳樹的一種,樹形高大挺拔姿態優美,有很高的觀賞綠化價值。金絲柳在生長期樹皮黃綠色,樹葉青綠色,落葉休眠期,樹枝金黃色,所以稱為金絲柳。抗病蟲能力強,比西湖垂柳桿直,下垂度小,樹冠卵形,常綠期達280天。樹高10米以上,金絲柳樹葉和普通垂柳樹葉一樣,葉片狹窄細長,披針型,長10厘米,寬0.6~1.2厘米。
產地分布
金絲垂柳原產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多年的引種馴化,現在廣泛分布在長江領域,淮河流域,以及華中華南和北方平原地區也很常見。金絲柳多生于溪流岸邊,灘涂沼澤地帶,人工繁殖的金絲柳也以池塘、低洼、積水的土地為佳。
生長習性
金絲柳生性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以濕潤肥沃的沙質土壤好,耐寒耐水澇,濕地旱地均能正常生長。又以濕地好,金絲柳可以經常施肥,因其速生性,所以在生長期需要大量的養份。每月使用復合肥、農肥撒施,年生長量可達2~3公分之多,經濟價值頗高。金絲柳以扦插繁殖為主,生長速度快,態勢好,容易成材。無性繁殖容易,生長快,一年生扦插苗平均高生長不低于2.0cm,金絲柳根系發達,生長快,對毒氣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扦插方法:
扦插前,將插條放入清水或流水中1-2天空,然后取出長10-15在土壤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方插入cm插穗,也可使用單芽或單徑節插穗,插穗長5厘米,每根都有1-2芽或徑節即可。只要短插穗加強管理,其生根和萌發枝條的能力與長插穗幾乎沒有區別。扦插時間一般在萌芽前進行。苗圃地***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的沙壤土。重粘土和跑沙不宜作為育苗地。冬季苗圃地深翻,深度深30厘米。扦插前每畝施基肥4000-5000公斤,或施用腐熟的餅肥2500公斤,然后進行淺耕細耙,開溝作床,床寬2米。扦插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株行距30厘米×50每畝插入厘米4400株左右。第二年隔1株間1株,使行株距變成60厘米×50為了培育大苗,厘米。扦插時,直接將插穗插入土壤中,注意不要倒插。深度與土壤表面平齊或略高。澆水后,土壤下沉,使插穗頂部暴露在地面上1厘米即可。扦插后立即灌水,有利于生根成活。
金絲垂柳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樹種,種植在路邊、庭院、公園或荒山上,成活率很高,規格大的價格高。金絲垂柳適應多雨地區的生長,南北分布,種植密度根據情況確定。栽培種植相對簡單。它可以種植在潮濕和干旱的土地上。對土壤要求不高。種植后澆水,做好早期維護。
1、種植密度
金絲垂柳種植面積大,次于楊樹,園林應用廣泛。金絲垂柳種植距離約2米,一畝地可種植約250株,春季移栽早不晚,可作為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材料林等。
2、建設用途
金絲垂柳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綠化建設和園林規劃中的樹種。綠化效果快,綠化周期長,枝葉美觀。作為一種點綴樹種,它有很好的前景。
3、養護技術
金絲垂柳適用于雨季開溝排水,根系強,耐旱,耐濕,一年可抽3次~4次副梢,發枝能力很強,生長迅速,樹冠發育快,2年苗就可很好的長樹冠,根據長勢進行株型修剪。
特征特性
落葉喬木,高達18m,樹冠卵圓形至倒卵形。枝黃色,細長下垂。葉窄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緣具細鋸齒,背面微被白粉,葉柄短。3月開黃綠色花,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蒴果4月成熟,種子細小,綠色。
濕生陽性樹種。喜陽光和充足水分,不耐庇陰;耐寒性強;在河灘、溝谷、水邊生長良好,高燥地區及石灰質土壤、弱鹽堿土壤均能適應,而以肥沃、疏松、潮濕土上為適宜,在黏重土壤及重鹽破地上生長不良;萌芽力強,耐修剪,根系發達,抗風力強;發芽早、落葉遲,生長快,壽命短,30年后逐漸衰老,枝條柔軟,不易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