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樹: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雄花花瓣長圓形。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彎曲作新月形,內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產于中國多省區。生長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木材堅硬,為車輛、家具用材;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嫩芽油鹽調食,其子煮熟糖漬可食。莢、子、刺均入藥,有祛痰通竅、鎮咳、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之效。
皂角樹:春季(3月中旬)移栽后要澆好頭三水。此后每月澆一次透水,7月至8月為降水豐沛期,可少澆水或者不澆水,大雨后應及時將積水排出。
皂角樹常見的病害有煤污病、白粉病。這兩種病害,都需要加強水肥管理,特別是不能偏施氮肥,要注意營養平衡。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株行距不能過小,樹冠枝條也不能過密,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還應注意蚜蟲、蚧殼蟲的防治。如果有煤污病發生,可用好力克43%懸浮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噴灑3次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如果有白粉病發生,可用粉銹寧25%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噴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