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的路況也有講究。鵝卵石過于稀疏不平,不但對足底的效果差,而且容易使練習者受傷。路面以密且細小的鵝卵石為佳,密實的鵝卵石路面可使足底負重均勻,減少足底疼痛。
鵝卵石被廣泛應用于公共建筑、別墅、庭院建筑、鋪設路面、公園假山、盆景填充材料、園林藝術和其它上層建筑。它既弘揚東方古老的文化,又體現西方古典、優雅,返璞歸真的藝術風格。
鵝卵石鋪成的小徑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并能降低你的血壓。據美國俄勒岡研究所一項研究成果顯示,60歲以上的人每天在圓滑的鵝卵石小徑上行走半個小時,連續行走4個月后,他們的會顯著降低,而且他們的身體平衡能力和協調性也都有明顯提高。
鵝卵石,研究結果讓費舍爾和他的同事感到驚訝,他們原先估計會看到在鵝卵石路上鍛煉會對健康有一些很一般的改善,可是在為期16周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志愿者的血壓也下降了。位于波特蘭的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的研究大衛-埃利森博士說:“研究結果非常令人振奮,如果他們在鵝卵石路面上鍛煉兩年減掉10磅肉的話,我一點也不驚訝。趕緊去鍛煉吧,真的會發生戲劇性的效果。”
鵝卵石分布:
國內主要的雨花石產地來自南京,江蘇一帶,長江中下游地區資源較為豐富,多表現為沉積狀。
此外其余地區卵石資源也較為豐富,北方包括山東、遼寧等,南方包括貴州、重慶、廣西等地,卵石資源都各具特點,且種類豐富。
其中貴州、廣西的卵石資源由于歷史原因,故而資源保留較為完善,種類也較為豐富。
西南地區的大型卵石較多,這類卵石體積大,形狀奇,尤其適合用作地標性建筑的風水石或文化石。
鵝卵石詳細成因
卵石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形成的
由于地殼運動等自然力的震動風化,再經過山洪沖擊,流水搬運和砂石間反復翻滾摩擦,終于形成可愛的圓渾狀小卵石。
卵石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階段是巖石風化、崩塌階段;第二階段是巖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運和磨圓階段。
內含有小石子的卵石,其形成原因是破碎的巖塊,經長距離搬運使棱角消失,形成園形或橢圓形的石子(或稱卵石、礫石),再經膠結的巖石稱為礫石。
原來是又粗又大的山石,但經過千百萬年雨水的沖刷和彼此之間的相互碰撞,便成了一塊塊剔透的美佳鵝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