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果也是綠化、美化環境、芳香多姿的理想植物。春季開花,夏季落葉,秋季結果實。如果是盆景,就適合吃和享受。據悉,北京市計劃將鈣果作為“樹”樹種,積極發展苗木生產。石灰性根系龐大,網狀結構,固土能力強,是固沙固沙和治沙的樹種。RB建議,我國廣泛種植鈣果,可以在同一年內迅速恢復西部地區植被,增加農民收入,事半功倍。在我國干旱地區,超級干旱植物缺乏,需求量大。
鈣果苗的病蟲害,桃仁蜂
1、分布與為害
????據初步了解,桃仁蜂在、有發生。目前,所發現的該蜂寄主僅有桃和鈣果。成蟲產卵于幼果胚珠內,幼蟲終生于核仁內蛀食,以致果實成為灰黑色的僵果而脫落。也有的被害果殘留枝上,直至翌年開花結果后仍不落地,常被認為是褐腐病病果。該蟲在境內的鈣果上為害嚴重,常出現坐果時果滿枝、成熟期卻無果的情況,當地群眾誤認為是干旱所致,其實不然。
????
2、形態特征
????成蟲雌雄異形。雌蟲體長7~8毫米,黑色。各腿足節端部、脛節兩端和跗節為黃色至黃褐色,前翅透明略帶褐色,后翅無色、透明。頭胸部密布刻點和白色細毛。觸角膝狀,周生白色細毛,鞭節7亞節近于絲狀。復眼較大,橢圓形;單眼3個,淡黃色,位于頭頂呈三角形排列。前翅疏生褐色短毛,翅脈簡單,近前緣有1條褐色粗脈,伸至中部彎向前緣而后分成兩短支,翅面有明顯褶痕;后翅生白色短毛,近前緣僅有1條黃褐色粗脈。各足基節粗大,布有不規則的刻點;腿節近端部略膨大;跗節5節,端生2爪,中墊近橢圓形,略與爪等長。腹部肥大,近紡錘形,側扁較光滑;除并胸腹節外可見8節;產卵器從第四節腹面一部分露出,直至超出腹末,端部黃褐色。
???雄蟲體長6毫米左右,除觸角和腹部外,其他特征同雌蟲。觸角膝狀,鞭節7亞節,各節向背側顯著隆起,似念珠狀,各節上下部環生剛毛;有的個體隆起不甚顯著。,腹部較雌蟲小,節細長、柄狀,以下各節略呈圓形似錘狀。卵為長橢圓形,略彎曲,長徑0.35毫米,短徑0.15毫米,乳白色近透明;前端有一短柄向后彎曲,后端有一細長而多屈曲的卵柄,為卵長的4~5倍。幼蟲老熟時體長6~7毫米,乳白色,紡錘形略扁,兩端向腹面彎曲,無足;頭小,淡黃色,大部分縮入前胸內,上顎褐色堅硬;胴部13節,末節較小,常縮在前節內;氣門圓形,黃褐色,9對,著生于第二至第十節。蛹體長與成蟲相似,略呈紡錘形。初乳白色,漸變黃褐色,羽化前黑色。
???
3、生活史及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于被害果核內越冬。越冬幼蟲4月中旬開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初為化蛹盛期,5月上旬為末期,蛹期15天左右。田間5月中旬始見成蟲,盛發期在5月下旬,此時正值幼果膨大期;產卵于幼果內,卵期7天左右。幼蟲孵化后即在核仁內蛀食,至7月中下旬老熟,即在核內越冬。
成蟲羽化后經2~3天才能咬破果核,從一圓形羽化孔爬出,飛到樹上,白天活動。產卵時先在果面上爬行,尋找適當部位,將產卵管刺人核仁(胚珠)內產1粒卵,卵柄扭曲,末端留在核仁皮(珠皮)部,可看到一個黃褐色的斑點。每頭雌成蟲可產卵100余粒,為害較為集中,可見到呈灰褐色的蟲果掛滿全樹。成蟲發生期比較整齊。雌蟲
多于雄蟲,雌雄比例近于2:l。?幼蟲終生蛀食正在發育的核仁,7月中下旬核仁蠟熟時陸續老熟。此時核仁多被食盡,僅殘留部分仁皮。被害果逐漸黃化脫落,或殘留枝上。幼蟲為害期40天左右。
????
4、防治措施
???秋季至春季萌芽前后清理果園,認真清除地面和樹上的蟲果,集中深埋或燒毀是經濟有效的措施。在成蟲發生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均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鈣果苗發展前景,鈣果苗種植季節效益:
鈣果果實鮮艷誘人,果味鮮美可口,是城市果的佳選擇。鈣果所含的鈣是天然活性鈣,易吸收,利用率高,是老人、兒童補鈣的好果品。
鈣果株叢矮,花團錦簇,十分美觀,而且適應范圍廣,栽培成活率,是荒山綠化、城市園林綠化亟待推廣的灌木后起之秀。
鈣果莖葉營養價值高,不僅含有牛羊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糖、蛋白質等一般營養物質,更是牛羊骨骼發育的重要補鈣來源。開發鈣果,可考慮與畜牧業結合以提高種植的綜合經濟效益。
.
鈣果具有、、緩瀉等作用,是傳統郁李仁的主要原植物。
鈣果是一種極其抗旱、抗病蟲的灌木樹種,適應能力強,可耐-35℃低溫,有的固土保水作用。因此,鈣果是短平快綠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的的樹種,隨著在大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的推廣栽種,它必將會對我國的干旱地區農業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鈣果的鈣含量居于所有水果,風味酸甜,香氣濃郁,果實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果奶、罐頭,果脯等食品;鈣果的枝條還可以編成各類手工藝品。鈣果種植成活率高,管理簡單,年種植,第二年掛果,掛果周期短,三年進入盛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