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大型燈籠,燈籠生產電話,開封燈籠,燈籠生產聯系方式 |
面向地區 |
全國 |
不過,燈籠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于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扎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后,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關于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于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征“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于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這3天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
主營行業:節慶彩燈 |
公司主營:花燈定制,燈會制作,彩燈展覽,仿真動物--> |
主營地區:陜西-西安 |
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3-06-13 |
員工人數:51 - 100 人 |
研發部門人數:5 - 10 人 |
經營模式:生產+貿易型 |
經營期限:1949-01-01 至 2026-01-01 |
最近年檢時間:2017年 |
登記機關:陜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品牌名稱:泰然彩燈 |
主要客戶群:政府、景區、集團、企業 |
年營業額:人民幣 50 萬元/年 - 100 萬元/年 |
年出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年進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經營范圍:大型彩燈、彩車彩船、燈會燈展、光雕亮化、仿真動物、仿真恐龍 |
廠房面積:500平方米 |
是否提供OEM:是 |
公司郵編:710000 |
公司電話:029-85202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