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上門回收庫存化工原料,重慶回收庫存化工原料,從事回收庫存化工原料,上門回收庫存化工原料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古代人們的生活更多地依賴于直接利用,或從中提取所需要的東西。由于這些物質的固有性能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便產生了各種加工技術,把天然物質轉變成具有多種性能的新物質,并且逐步在工業生產的規模上付諸實現。起初,生產這類產品的是手工作坊,后來演變為工廠,并逐漸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生產部門,即化學工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有些生產部門,如冶金、煉油、造紙、制革等,已作為立的生產部門從化學工業中劃分出來。當大規模石油煉制工業和石油化工蓬勃發展之后,以化學、物理學、數學為基礎并結合其他工程技術,研究化工生產過程的共同規律,解決規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現的諸多工程技術問題的學科--化學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它把化學工業生產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從經驗或半經驗狀態進入理論和預測的新階段(見化學工程發展史),使化學工業以其更大規模生產的創造能力,為人類增添大量物質財富,加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
從數據來看,2013年1~4月,我國的原油加工量為15868.3萬噸,同比增長3.2%;乙烯產量為529.8萬噸,同比增長3.0%;合成樹脂產量為1851.8萬噸,同比增長9.8%;合成纖維單體產量為736.8萬噸,同比增長1.4%;合成橡膠產量為132.1萬噸,同比增長7.4%。乙烯產量扭轉了負增長,但增速很低,三大合成也都低速增長。
石化各主要子行業的盈利狀況基本呈現小幅反彈。其中,有機化學原料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22.18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利潤總額111.00億元,同比增長2.3%;合成樹脂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7.01億元,同比增長13.5%,實現利潤總額80.31億元,同比增長11.9%;合成橡膠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8.33億元,同比增長24.9%,實現利潤總額21.70億元,同比增長17.2%;合成纖維單體(聚合)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46.06億元,同比下降4.4%,實現利潤總額-6.20億元。
從各主要子行業看,合成纖維單體(聚合)制造業由于受到棉花價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出現虧損。有機化學原料制造業和合成樹脂制造業兩個大的子行業的盈利水平也反彈乏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經濟基本面偏冷。
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農藥市場規模約為503億美元,其中化學農藥為440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3.4%和14.9%,預計在2017年規模將達685億美元,全球農藥行業有望在接下來的五年里以5.5%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良好發展。中國農藥行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制造成本低和由此帶來的產業轉移,環保要求趨嚴還有利于產能向優勢企業集中。
20世紀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一方面石油煉制工業中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技術先后出現,使汽、煤、柴油和潤滑油的生產有了大幅度增長,特別是丙烯水合制異丙醇工業化以后,烴類裂解制取乙烯和丙烯等工藝相繼成功,使基本有機化工生產建立在石油化工雄厚的技術基礎之上,從而得以為各工業部門提供大量有機原料、溶劑、助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