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空錨桿組合式中空錨桿
產品別名 |
25中空錨桿,組合式中空錨桿,新型中空錨桿,4.5mm中空錨桿 |
面向地區 |
|
品牌 |
錨固 |
規格 |
Φ25 |
自鉆式中空錨固系統主要由中空錨桿體、連接套、螺母、墊板、鉆頭、居中器等組成。該錨固系統具備鉆進、注漿、錨固一體的特點,
產品介紹
1.1 產品概述
傳統冷拔鋼管工藝的工藝流程:管坯→加熱→穿孔→打頭→退火→酸洗→涂油→多道次冷拔(冷軋)→坯管→熱處理→矯直→水壓試驗(探傷)→標記→入庫。冷拔鋼管的加工工藝決定了鋼管性能指標,在經過多道次的拉拔和退火,伴隨著強度的提高其塑性性能大大降低,且成品壁厚偏差較大,加之退火工藝使用煤炭,退火后的鋼管在生產工藝的調節上延伸率不能夠其穩定性,試件頻繁出現脆性斷口,給生產造成了諸多不便,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公司與河北農業大學合作共同研制出新型中空錨桿。新型中空錨桿選用低碳精密軋制的無縫鋼管,在傳統工藝上做了大范圍的調整,經多次試驗產品各新能指標均優于傳統錨桿。
1.2 原材料選材
選用中低碳鋼經過加熱和淬火工藝改變其微觀組織,提高塑性和彈性性能。研究鋼材的主要成分對性能的和熱處理工藝的影響。通過計算成分的碳當量,合理規定原材料成分及性能要求。碳(C)、(Mn)、硅(Si)主要成分。碳—直接影響中空錨桿熱處理后的強度性能,但其含量過高會使鋼材的塑性和延展性降低。
硅—可以增加鋼材的抗張力和彈性,并且可以提高鋼材的耐熱性,使得鋼材熱處理后組織較細,自然回火后鋼材的彈性性能得到提高。
錳—在鋼中通常以固溶液體化合態的形式存在,可以提高材料的組織均勻性,避免材料成分偏析,并且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能降低材料中硫引起的熱脆性,改善材料的熱加工性能。但其含量控制,如果過高會造成材料熱處理時組織粗大,影響中空錨桿的綜合力學性能。
硫、磷—嚴格控制其含量不超過 0.025。 故我公司中空錨桿原材料先用 45#低碳素鋼,碳含量控制在 0.4-0.42 之間。
2. 生產工藝及性能指標
2.1 生產工藝
無縫鋼管加熱→擠壓成波紋狀→淬火熱處理▲→風冷→成形。
2.2 流程圖
2.3 生產過程
產品加工過程中行吊料,再進行加熱淬火處理,淬火選用感應加熱,清潔環保。淬火冷卻選用高壓穿水式冷卻方式,冷卻均勻。
2.4 工藝執行
45﹟無縫鋼有很好的塑性和延展性,我們的工藝為熱軋工藝,通過高頻機的加熱能較好的消除管材的內應力,大程度的提高產品的綜合性能,我們選用的軋輥是自主開發的 YG8的合金材質,所產成品表面光潔度。再加上穩定的工藝參數,使得產品的指標一致性比較強。經過我公司不斷探索,改進生產設備、優化生產工藝。目前我公司新型 3.5mm 壁厚的產品可以達到傳統 5mm 的指標。新型 25*3.5mm 產品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傳統 25*5mm 產品。
新型 4.5mm 壁厚的產品可以達到傳統 7mm 的指標,完全可以替代傳統 25*7mm 的產品,
通過大量的試驗比對和驗證,新型產品質量非常穩定。
2.5 規格尺寸
根據《TB/T3209-2008》中空錨桿技術條件規定了 25×5mm 和 25×7mm 中空錨桿體的公稱直徑、公稱壁厚、公稱截面積、公稱質量及技術標準。
中空錨桿規格 公稱直徑/mm 公稱壁厚/mm 公稱截面積/㎡ 公稱重量 Kg/m
25×5 25 5 314.2 2.47
25×7 25 7 395.8 3.11
2.6 性能推算
當采用符合 4.1.3 規定的其它材料作中空錨桿體時,其公稱直徑應符合表 2 的規定,公稱質量、公稱截面積、公稱壁厚可根據屈服力和大力的設計值推算。
舉例:
3.5mm 壁厚錨桿實測結果顯示:屈服強度為 466Mpa,抗拉強度為 677Mpa,斷裂伸長率為 21.5%。以此來推他的橫截面積公式為:橫截面積=(外徑-壁厚)*壁厚*3.14,套用公式求出橫截面積為 236.3mm2
4.5mm 壁厚錨桿實測結果顯示:屈服強度為 500Mpa,抗拉強度為 690Mpa,斷裂伸長率
為 21.5%。以此來推他的橫截面積公式為:
(1) 橫截面積=(外徑-壁厚)*壁厚*3.14 套用公式求出橫截面積為 289.6mm2
(2) 屈服力(KN)=(屈服強度*橫街面積)/1000,已知屈服強度為 466mpa,橫截面積為 236.3 mm2。屈服力=110KN
(3) 大力(KN)=(極限強度*橫街面積)/1000,已知屈服強度為 677mpa,橫截面積為 236.3mm2。屈服力=160KN
(4) 屈服力(KN)=(屈服強度*橫街面積)/1000,已知屈服強度為 500mpa,橫截面積為 289.6 mm2。屈服力=145KN
(5) 大力(KN)=(極限強度*橫街面積)/1000,已知屈服強度為 690mpa,橫截面積為 289.6 mm2。屈服力=200KN
以上說明都是按 4.1.5.2 當采用符合 4.1.3 規定的設計值進行推算的。
2.7 性能優勢(與傳統中空錨桿對比)
新型 3.5mm 壁厚的錨桿內徑為 17mm,而傳統 5mm 壁厚的錨桿內徑為 14mm;新型4.5mm 壁厚的錨桿內徑為 15mm,而傳統 7mm 壁厚的錨桿內徑為 10mm。在施工速度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TB/T3209-2008》4.1.1.3 中規定進漿管及兼進漿管用中空錨桿體的內徑不應小于
16mm,否則會影響注漿的施工效率。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