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高校,職業院校,部門,科技館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根據功能和展示,水利樞紐模型(綜合樞紐模型、梯級樞紐模型)可分為以下幾類:
原理演示模型
特點:簡化復雜結構,水利樞紐的核心功能(如防洪、發電、航運等)和水流運動原理。
全比例仿真模型
特點:按真實工程的比例(如 1:100、1:500),外觀、尺寸、建筑布局與實際工程一致。
動態交互模型
特點:結合電子設備、燈光、水流模擬系統,實現動態演示(如閘門啟閉、水位升降、機組發電),支持觀眾手動操作。
水利樞紐模型通常包含以下關鍵結構,具體取決于實際工程的功能:
擋水建筑物
大壩模型:模擬重力壩、拱壩、土石壩等壩型的外觀和結構,用不同材質區分壩體材料(如混凝土、石料)。
泄水建筑物
溢洪道模型:呈現溢流堰、泄槽、消能工(如挑流鼻坎、消力池)的形態,通過水流模擬演示洪水下泄路徑。
引水發電系統
水電站廠房模型:展示水輪機、發電機的位置關系,部分模型包含微型機組,可通電演示發電過程。
航運建筑物
船閘模型:展示閘室、上下游閘門、輸水系統,通過水位升降模擬船舶過閘流程。
升船機模型:演示垂直或斜面升船機的船舶升降原理,可能包含可移動的承船廂裝置。
附屬設施模型
如導流堤、魚道(模擬魚類洄游通道)、灌溉取水口等,體現樞紐的綜合效益。
材料選擇
透明材料:有機玻璃(PMMA)用于制作透明壩體、管道,便于觀察內部結構。
工程塑料:ABS 板、PVC 板用于雕刻建筑物輪廓,輕便且易于切割成型。
金屬材料:鋁合金、不銹鋼用于制作精密部件(如閘門鉸鏈、水輪機葉片),提升質感和耐用性。
仿真材質:用樹脂或石膏模擬巖石、植被,用藍色亞克力板或 LED 燈光模擬水域
教學與科研
高校水利工程通過模型講解樞紐設計原理;科研機構用模型模擬不同工況下的水流特性(如泄洪能力測試)。
科普展覽
科技館、水利博物館用模型向公眾展示水利工程的功能,如三峽大壩模型演示 “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 的通航原理。
工程匯報
設計單位向業主或部門展示樞紐方案,通過模型直觀呈現工程規模、施工流程和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