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給予人們無限美好祝愿的日子。一個充滿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節日,一個凝聚中華民族靈魂的節日。
記得那時小妹會為多分一個月餅而激動得熱淚盈眶。母親從來不會給自己留一塊月餅,只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我們快樂地吃。但我們不會忘記掰一塊月餅,硬塞到父母嘴里。
皓月當空,父親還會給我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玉兔搗藥”、“廣寒宮”等有關月亮的神話。在那素月清光,食品貧乏的年代,“生糖月”是孩提時心目中奢侈的甜點了。至今回味,滿口生津。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天慢慢暗下來了,一個圓圓的亮亮的月亮出來了,我看著月亮,仿佛看見了嫦娥和月兔。
今天是我們一家團聚的日子,我也非常開心。
一路上風景美極了,有紅紅的柿子、黃黃的稻谷,還有綠綠的竹林。到了我外婆家就摘扁扁豆,採蘑菇,摘摘野花,真開心呀!

中秋節還可以團圓.全家在一起,邊賞月邊吃月餅.大家一起相聚在快樂的團聚一次
小時候中秋節時,巴望著父母從二十里外工作單位回家,給我們帶來他們單位分發的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甜。”那時我們吃的月餅只有一種,稱“生糖月”的月餅,外皮黃色,有些焦斑,正面貼一層密密黃芝麻,背面稀稀拉拉只幾顆,也許是制作過程中掉落在背面上的;里面的陷由沙糖、豆沙、花生、芝麻、麻油等組成,芳香甜口。記得那時小
小時候中秋節時,巴望著父母從二十里外工作單位回家,給我們帶來他們單位分發的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甜。”那時我們吃的月餅只有一種,稱“生糖月”的月餅,外皮黃色,有些焦斑,正面貼一層密密黃芝麻,背面稀稀拉拉只幾顆,也許是制作過程中掉落在背面上的;里面的陷由沙糖、豆沙、花生、芝麻、麻油等組成,芳香甜口。

-/gbacc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