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蘇維埃,民國三年,袁大頭,民國七年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品牌 |
木香家居 |
材質 |
銅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田園 |
工藝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家居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動物 |
蘇維埃版袁大頭的出現,是在1931年,國民黨派對蘇區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紅色政權對敵斗爭環境十分惡劣,為了適應對敵斗爭形勢的需要,紅軍便在從打土豪繳獲來的民國三年‘袁大頭’舊銀元上,在袁世凱頭像右側打上了‘蘇維埃’的戳記,為我所用,以示區別,用來發展革命根據地經濟,保障紅給和紅色政權建設。而國民黨曾將不少蓋有‘蘇維埃’的銀元回爐重鑄,因此蓋有‘蘇維埃’戳的‘袁大頭’并不多見,具有非常大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廣、影響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特別是蘇維埃版的袁大頭,其存世量,是收藏家們所喜愛的銀元之一。
真偽的鑒別,主要從三個方面:
1、字體優美
作為蘇維埃的法定貨幣,雖然改刻,但國家形象一定會很注重,而書寫者的書法水平一定會有很高的要求。
2、刻藝高超
從字體的刻寫中,可以看到刻字的技藝十分高超,沒有拖泥帶水的地方,干凈而整潔;刻的雖然不深,但卻十分清晰。作為國家發行的貨幣,理應找到好的刻工來改刻,而不能草率從事。
3、時間推斷
對大部分蘇維埃大頭進行考察,會發現,相似的是其中黑色的銹蝕痕跡明顯,而改刻部分雖然銹蝕也很明顯,但卻和整體有時間上的差別。這說明,鑄幣與改刻是非同步進行的,而改刻部分,也不是近十年的。
在中華民國三年版的袁大頭銀元上,刻有“蘇維埃”(繁體)三個字,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但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偶有藏友收藏,很多人都無法辨別真偽,也不知道蘇維埃版的來由,關于這種貨幣的來源,有三種說法。
1、紅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行;
1931年,國民黨派對蘇區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紅色政權對敵斗爭環境十分惡劣,為了適應對敵斗爭形勢的需要,紅軍便在從打土豪繳獲來的民國三年袁大頭舊銀元上,在袁世凱頭像右側打上了‘’蘇維埃的戳記,為我所用,以示區別,用來發展革命根據地經濟,保障紅給和紅色政權建設。
2、兩個上海人三十年代;
蘇維埃政權在白區老百姓眼里非常神秘,當時就有人開始收藏蘇維埃政權的東西,紅洋更成為藏品。上世紀30年代中期上海一家錢幣交易所的店主叫平玉麟和楊成琪。平玉麟看到紅洋很走俏,就動了歪腦筋,請一家銀樓刻制了一枚長方形的“蘇維埃”鋼戳,選擇*普通的民國三年“袁大頭”,將鋼戳印在其正面右方。
這樣,本來很普通的“袁大頭”一下變成了珍貴的“紅洋”,身價大增。當時上海的錢幣收藏大家耿愛德、陳仁濤、施嘉干等都被蒙了,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購買,還有一部分從上海流入其他地區。后來兩人不和,楊成琪才向外泄露了平玉麟紅洋一事。
3、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發行;
鑒賞家方玉瑞先生撰文認為這種貨幣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所發行的貨幣:邵武私人收藏的這枚“蘇維埃造民三袁頭銀幣”,經考證,為1931年湘鄂西省蘇維埃的湘鄂西省農民銀行,用中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版的“袁世凱像銀幣”翻鑄的土版銀幣,鑄工較原版粗糙,袁像右側戳有豎排繁體“蘇維埃”三字印記,以限在蘇區流通使用。
袁世凱像銀幣,又稱“袁頭幣”,俗稱“袁大頭”。是民國成立之后北京于1914年12月,在天津造幣總廠始鑄的國幣,鑄額甚巨,據說總共鑄有8億枚之多;鑄期甚長,分別有民國三、五、八、九、十年袁像銀幣;
流通極廣,全國各省及中外貿易通用。該幣正面鑄有大袁世凱的側面肖像及鑄造年度“中華民國三年”,背面鑄有嘉禾花紋,中間鑄有“壹圓”字樣。
歡迎來到袁大頭蘇維埃版怎么鑒定真假的頁面,由江蘇觀古文物有限公司為您提供,聯系電話是,地址位于江蘇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市吳中區,主要經營古玩鑒寶交易收藏拍賣出售。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