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馬鈴薯瘡痂病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山東濰坊 |
用途 |
除菌 |
有效成分含量 |
98% |
有效期(月) |
6 |
劑型 |
微粒劑 |
類別 |
有機農藥 |
饅頭的新吃法,試試吧,太好吃了,饅頭的底部酥脆,像炸饅頭片一樣,越嚼越香,而且不油膩。饅頭的上部柔軟,帶著雞蛋的滑嫩鮮香,比包子都好吃,而且還有營養。
馬鈴薯瘡痂病目前被視為世界上馬鈴薯重要病害之一,在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芬蘭、印度等馬鈴薯生產國均有報道。馬鈴薯瘡痂病在中國馬鈴薯生產區普遍存在,各馬鈴薯生產區也均有相關報道。
馬鈴薯瘡痂病主要危害塊莖,初期薯塊表皮產生褐色斑點,逐漸擴大成褐色近圓形或不定型大斑,病斑多分散。病斑呈網紋狀和裂口狀,表皮粗糙木質化,病斑開裂后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病斑呈銹色、暗褐色或黑色瘡痂狀硬斑塊。病斑于薯塊皮部,不深入薯塊內。
、
馬鈴薯瘡痂病發生原因分析:
1、品種有關:馬鈴薯白色薄皮品種易發生馬鈴薯瘡痂病,褐色厚皮品種較抗病。
2、帶菌種薯:種植帶菌種薯是馬鈴薯瘡痂病發生和傳播的重要途徑。馬鈴薯瘡痂病輕微發生時,若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其發生程度隨土壤中馬鈴薯瘡痂病病原菌的積累逐年嚴重。馬鈴薯收獲后,馬鈴薯瘡痂病病原菌可在病薯或土壤中存活。
3、表皮細胞不健壯或有傷口:瘡痂病病原菌可隨雨水傳播,薯塊表皮有傷口、愈合不及時病菌會趁機侵染。
①土壤因素:如沙土地易上瘡痂病,由于仔薯膨大過程中與沙土摩擦易于產生傷口,為病原菌提供了綠色通道。
②氮肥過量:會導致表皮細胞壁變薄,植株抗逆性差,易上病害。果肉組織疏松,受到逆境環境容易損傷。
③地下害蟲:如蠐螬等地下害蟲咬食薯塊出現傷口。
馬鈴薯瘡痂病防治方案:
普防方案:
(1)下底肥時,施用奧農樂土壤調理劑(可與有機肥、農家肥、化肥混合施用),按每畝2-3袋使用。
(2)下種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奧菌優300倍噴施定植溝,藥液對準種塊噴,以達到種塊消毒、修復傷口的作用;
(3)苗高10公分左右,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奧菌優3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
(4)現蕾期(或下種60天后)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進行葉面噴霧,可同時進行滴灌或沖施;
(5)開花數量占1/3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進行葉面噴霧,可同時進行滴灌或沖施。
防治時間:膨大期遇高溫、多雨天氣,應強化普防措施如:提高用藥濃度、增加用藥次數。
濰坊奧豐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研制開發了多個由中草藥制劑鰲合而成的復方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菌劑,病毒抑制劑、生根劑等品種;面向農資經銷商及終端用戶,以技術服務為重點,廠家發貨,在解決作物疑難病害方面及服務綠色有機產業方面積極進取;堅持以低毒環保和新型農藥為主導,不斷研發新品種,集現代農藥的生產、科研、銷售為一體,滿足現代農業不斷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