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奧菌優,柑橘瘡痂病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山東濰坊 |
用途 |
除菌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6 |
劑型 |
微粒劑 |
類別 |
有機農藥 |
瘡痂病是柑橘上常見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新梢、葉片,適宜條件下也上果,可引起落果或后期果面生癩。未來一周南方各地將迎來連續降雨,但溫度卻較往年偏高,這種溫暖高濕的氣候環境,極有利于瘡痂病的爆發流行。
發生原因:
1. 瘡痂病病原菌為柑橘痂圓孢菌,以菌絲體在病葉、病梢、病果上越冬。
2. 翌年春季,氣溫15℃以上,濕度適宜時,可從原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和昆蟲傳播,直接侵入新梢、嫩葉或幼果。
3. 由于病原細胞能分泌痂囊腔菌素,該化合物可使受害部位產生大量的活性氧、超氧化合物,導致柑橘細胞快速死亡,所以瘡痂病發生侵染后潛育期較短,一般只有3~10天。
4. 新斑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再次侵染柑橘組織,輾轉危害柑橘夏梢和秋梢。
易發條件:
1. 橘類易感病,柑類和柚類次之,甜橙類、金柑類較抗病;早熟品種發病較重。
2. 瘡痂病通常只侵染幼嫩組織,初生新梢、幼葉至展葉前、落花后的幼果等時期易感病,隨著組織老化,感病率會逐步降低。
3. 病原菌喜中溫高濕環境,在氣溫超過28℃時,通常不會發病,所以春梢至幼果期是全年發病重的階段。
4. 密度大、通風不良、排水條件差的果園發病重,如水改田果園瘡痂病發生重于坡地。
預防方案:
1. 統一放梢,春梢展葉后及時噴施靚果安、沃豐素,促其老熟縮短危害期,同時春梢老熟后轉為功能葉片,也有利于穩果。
2. 藥劑防治掌握萌芽、謝花后、幼果期三個節點,可選擇噴霧靚果安、沃豐素、奧菌優,補充營養的同時進行有益菌占位排異并促進幼嫩部位老熟。此外,對于病梢應及時剪除,并集中處理,防止重復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