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廢氣部分廢氣處理技術目前分為物理、化學、生物等三大類,一般可用單一技術或者兩種以上技術組合來完成單一臭氣的處理工作。常用的物理法是活性炭吸附和酸堿噴水洗噴淋,化學法是化學洗滌,焚化,生物法則是生物洗滌、植物液噴灑、生物滴濾、生物濾床等,而在物理法除臭技術上,又研發出了等光氧凈化器除臭;而采用254nm和185nm波長雙波段紫外線燈來處理廢氣在近兩年由國外臭氧傳至國內,目前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鍋爐燃用的燃料主要是煤。一般大型鍋爐和電站鍋爐常燃用煤粉,因此要有一套將原煤磨制成煤粉的制粉系統。系統,經原煤倉落下的煤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碎。在磨煤過程中同時對煤進行干燥,干燥介質通常用熱空氣。冷空氣由送風機送入空氣預熱器,在這里吸收排煙的熱量成為熱空氣。熱空氣的一部分經排粉機 升高壓頭后進入磨煤機,在對煤進行加熱與干燥的同時攜帶磨好的煤粉離開磨煤機,可見這一部分熱空氣除作為干燥介質外,還起輸送煤粉的作用,通常把這部分熱空氣叫作一次風。在直吹系統中,氣粉混合物從磨煤機出來后,經煤粉管道直接送入燃燒器,并由燃燒器噴入爐膛燃燒。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中,一次風攜帶煤粉進入煤粉分離器,在那里煤粉從氣流中分離出來貯存在煤粉倉中,根據負荷需要通過給粉機從煤粉倉中向燃燒器供給適量煤粉。從系統中還可看出,從空氣預熱器中出來的另一部分熱空氣,直接經由燃燒器的配風口進入爐膛提供煤粉燃燒所需的空氣,這部分熱空氣叫做二次風。
如果吸入氣閥的阻力大于平常的阻力,開啟速度就有遲緩,進入氣缸的氣量也會減少,壓縮機的生產能力也由此降低。吸入氣體溫度壓縮機氣缸的容積雖恒定不變,但如果吸入氣體的溫度高,則吸入缸內的氣體密度就會減小,單位時間吸入氣體質量的減少,導致壓縮機的生產能力降低。壓縮機在夏天的生產能力總是比冬天低,就是這個原因。另外,在進口管中的氣體溫度雖然不高,但如果氣缸冷卻不好,使進入氣閥室的氣體溫度過高,也會使氣體的體積膨脹,密度減小,壓縮機的生產能力也會因此降低。

吸水管的設計流速一般采用1.~1.5m/s,低不得低于.7m/s,以免管內產生沉淀。當吸水管很短時,流速可提高到2.~2.5m/s。為便于吸水管中儲積空氣的排除,吸水管的水平部分應順著水流方向稍微抬高,管坡可采用.5。吸水管與水泵連接處需要漸縮時,應采用偏心大小頭。吸水管入口處應裝有喇叭口,其直徑為吸水管直徑的1.3~1.5倍。喇叭口安裝在集水池的積水坑內。自灌式布置的水泵,其吸水管上應安裝閥門,以便檢修。
煤粉在爐膛內燃燒釋放出大量熱量,火焰中心溫度大。爐膛內側鋪設有由金屬管道組成的水冷管壁,燃燒放出的熱量主要以熱輻射的形式被水冷壁受熱面強烈吸收。但是由于熱負荷的限制和爐膛體積的限制,爐膛出口處的煙溫一般仍高達左右。為了對這股高溫煙氣進行利用,煙道里還依次裝有過熱器(分為幾級)、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等受熱面。高溫煙氣依次流過這些受熱面,通過對流、輻射等換熱方式向這些受熱面放熱。從空氣預熱器出來的排煙溫度一般在 左右。這時的煙氣已無法再利用,被送入除塵器進行分離,將煙氣攜帶的絕大部分飛灰除掉,再由引風機引入煙囪,終排入大氣。
冷凍能力模溫控制器的冷凍線路的設計和組成零件對模溫的控制致為重要。當模具或加溫液的溫度上升至設定值時,模溫控制器能快速地及有效地避免溫度繼續上升,辦法是引進另一較低溫度的液體,其引進的控制由電磁閥負責。所以溫度超馳的消除和穩定性取決于電磁閥的大小。冷卻電磁閥的孔徑可用以下的公式計算:冷凍能力(gal/min)=kW3.16/t這里t=模溫控制器所設定的生產溫度和冷凍水溫度之差:kW=模具需要排走的熱量以下表列出了不同電磁閥孔徑所能提供的容積流速:電磁閥孔徑容積流速inmmgal/min1/min.256.35.73.18.3759.531.25.45.512.73.314.98.7519.655.424.521.25.41.45.41.2531.7513.59.21.538.12.9.8計算了冷凍能力后便可從以上表找出相應的電磁閥,如以下的例子:PC杯模需要排走的熱量是6.377kW生產的設定溫度是9℃冷凍水的溫度是18℃T=9-18=72℃所以冷凍能力=6.377316/72=.28gal/min或1.271/min從上表可知道孔徑為6.35mm/.25in的電磁閥可提供足夠的容積流速,適宜使用于模溫控制范圍是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