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中濫用抗生素的四大弊端
產品名稱 |
抗生素,畜禽養殖,微生態制劑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品牌 |
漢高 |
用途 |
營養性添加物 |
生產廠家 |
山東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分 |
2 |
新奇創意項目 |
不報名 |
主要成分 |
微生物 |
外觀 |
粉劑 |
適用范圍 |
畜禽養殖 |
濫用抗生素的四大弊端
自20世紀40年代末發現抗生素對畜禽有促生長作用以來,世界各地廣泛使用亞治療量的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作為抗菌促生長劑,抗生素為飼料業與飼養業的發展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其弊端日漸顯著。
抗生素的濫用容易引起畜禽內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時,也抑殺了畜禽體內生理性微生物,擾亂了微生物種群之間的相互制約格局,破壞了微生態平衡。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促進畜禽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預防畜禽疾病,增進動物的健康狀況等,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抗生素添加劑可獲得5-8倍的贏利。
抗生素在飼料中的應用對畜牧業的發展做出了的貢獻,但是隨著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也暴露出抗生素的弊端:
(1)藥物殘留:抗生素隨飼料在動物消化道發揮作用后,進入動物的血液循環,經腎臟的過濾大多數隨尿液排出體外,但仍然有一些殘留在動物體內。大多數的抗生素都會在畜禽產品中殘留,影響食品安全,帶來產品出口等問題,影響養殖業經濟效益;
(2)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因子,結果使抗生素的治療作用減弱甚至失效;
(3)引起動物發病或死亡: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動物體內微生態平衡被破壞,動物出現維生素缺乏、能力下降、消化障礙以及繼發性感染等癥狀,造成動物發病或死亡。如“偽膜腸炎”(又稱“抗生素腸炎”)的發生與抗生素的濫用有直接關系。
(4)其他不良作用:長期使用抗生素,使畜禽機體產生依賴性,限制了體內細胞機能的發揮,導致功能下降,抵抗疾病能力降低。使用抗生素還有可能使動物和人產生基因突變、畸形、致癌等作用。抗生素大量排出動物體外,也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由于抗生素對人類健康、生存和環境等帶來的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近幾年中國畜產品遭遇的出口受阻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殘留。不僅是出口,國內消費也同樣需要綠色安全的畜產品。
2002年,農業部發布第193號公告,《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禁止氯霉素等29種獸藥用于食品和動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第227號公告:養殖生產用藥環節對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第205號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及動物源食品中殘留物質監控計劃》目前,都很重視這一問題,美國近幾年幾乎凍結了對所有新型抗生素的審批,歐共體已于1999年全面禁止抗生素在動物飼料中的使用。因此開發研制新的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產品便成了必然。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出了許多可行的措施:微生態制劑,中草藥,酶制劑等等。其中微生態制劑(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被認為是替代抗生素的有前途的產品。
山東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