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獺兔養殖效益
產品名稱 |
兔兔 |
面向地區 |
|
品牌 |
英美爾 |
原產地 |
北京 |
1、關注市場
目前我國獺兔皮及其制品主要用于外銷。按市場規律,獺兔襲皮制品的生產旺期是春夏季節,原料皮價格會走高;冬季是其制品的銷售旺季,原料皮價格會走低。所以,要緊緊把握住市場行情,獲得高賣價,以提高經濟效益。
2、選場建舍
場地應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周圍源和噪音源,水源應為自來水、井水等活水。進兔前應對墻壁、地面、門窗進行清掃,以利于消毒和冬季保暖及夏季通風。飼槽一律采用外掛封口式自動飼槽。
3、選育良種
嚴格按照獺兔皮毛短、平、細、密的特征選育良種。色型不宜太多,應以白色和“八點黑”為主,堅持分階段選育的原則。兔體重2千克以上時要按皮毛質量指標選擇,將絨毛長、厚且毛面平順的留作種用。
4、養好母兔
為提高仔兔的數量和品質,不斷提高母兔的生產性能和繁殖能力。休情期的母兔,應多喂青綠飼料,少喂混合精料,使其維持中等膘情。母兔妊娠后期應減少精料,多喂青綠飼料,飲水,以防便秘或RU房炎。母兔分娩后應及時喂摻有少量食鹽的清潔飲用水,整理生產箱,并除去污草、血毛和死胎等。
5、合理喂料
兔長到25日齡時,開始補喂飼料,如豆制品、仔兔飼料、胡蘿卜、鮮嫩青草等。經過飼喂,仔獺兔1個月后可長到0.5千克,重的可達0.75千克,體格健壯、抗病能力強、易飼養、成活率高。成年獺兔以草、樹葉、秸稈為主食,配以玉米面、麩皮,與飼養其他類型的兔沒有太大的區別。要定時、定量喂養,每天喂4次。改變飼料品種時,要由少到多,逐步過渡,并保持相對穩定,切忌突然變換飼料品種。
6、添喂脂肪
在獺兔顆粒飼料中添加脂肪,不僅可補充日糧中脂肪量的不足,以滿足獺兔毛皮生長的特殊需要,同時還可對顆粒飼料機起到保養作用,經常加工添加脂肪的飼料顆粒機,磨板和孔眼光滑,機器運轉正常,可延長使用年限。凡添加到顆粒飼料里的脂肪新鮮和質量良好,絕不能有霉變現象。動物脂肪應將生油塊熬成純凈的油液,提取油渣,或將油渣研碎后連同凈油加入飼料中。可選用的植物油有:大豆油及油腳、菜籽油、花生油等;可選用的動物脂肪有:豬油、牛油、羊油、魚油、雞油以及其他畜禽油。油的添加比例一般為2%,冬季高可達3%,夏季炎熱期低可在0.5%。
7、增加光照
獺兔對光照不苛求,但光照不足會明顯影響繁殖性能。據試驗,在20℃~24℃的黑暗環境條件下,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1瓦,光照2小時,母兔雖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種的受胎率只有30%左右。如果光照強度增加至每平方米15瓦,光照時間延長至每天12小時,則一次配種的受胎率為50%左右。在相同光照強度下,如果每天光照16小時,母兔受胎率可達65%~70%,仔兔成活率也可明顯提高。因此,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能明顯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的成活率。
8、科學繁殖
1只基礎母兔在1個生產年度內繁殖成活20只以上仔兔者為,繁育成活15只以上者為良好。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可適當增加繁殖次數,即進行頻密繁殖,即在母兔產后1~3天內進行配種,可使繁殖間隔縮短20~30天,每年可繁殖產仔8~10胎;半頻密繁殖是指在母兔產后12~15天內配種,可使繁殖間隔縮短8~10天,每年可增加繁殖胎次3~4胎。應當指出的是,對母兔進行頻密繁殖后,由于哺rǔ和妊娠同時進行,因而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很大,在飼料數量和質量上一定要滿足母兔本身及泌rǔ和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另外,對母兔定期稱重,如發現體重明顯減輕時,要停止進行頻密繁殖。由于采用頻密繁殖之后,種兔的利用年限縮短,應及時更新繁殖母兔群。
9、預防疾病
防重于治,但不提倡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廣譜抗菌素,盡量減少口服預防和治療,把放在科學飼養、提高獺兔體質上來。春、夏、秋季可用雙甲脒0.01%或速滅殺丁0.01%各藥浴1次,以防皮膚病、腳癬、耳癬等病。40日齡及60日齡兔瘟和巴氏桿菌病,對無治療價值的病兔予以淘汰。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