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8cm
旱柳與垂柳的區別
1、外貌特點不同
旱柳的樹干挺拔筆直,高度能夠達到20米;垂柳的樹干婀娜多姿,高度一般在12-18米之間。
2、樹皮不同
旱柳的樹皮是暗的灰黑色,具有明顯的裂溝;垂柳的樹皮是灰黑色,具有不規則的開裂。
3、枝條不同
旱柳的枝條都是向上或者斜上的方向生長的,樹冠整體呈現廣圓形,枝條細長,一、二年生小枝為黃色或綠色,以后變為黃棕色直至灰褐色,有細毛;垂柳的枝條很細,柔軟下垂,樹冠呈現倒廣卵形,枝條顏色為褐色、淡褐色或淡黃褐色,沒有細毛。
4、生長習性不同
旱柳耐寒能力,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濕地、旱地都可以存活;垂柳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耐寒不耐旱,太過干燥的環境不適于垂柳的生長。

旱柳,廣見于寧夏各地,栽種歷史悠久,宋時的靈洲,就是柳樹成林,但是卻屢遭厄運,宋朝進士張舜民曾發出“靈洲城下千株柳,總被官司砍做薪。他日玉關歸去路,將何攀折贈人行”的感嘆。明朝,現今永寧縣大官橋的"官橋柳色",已成為寧夏“八景”之一。

旱柳的根、根須、皮、枝、葉和種子入藥。喬木,高可達18m。枝細長,直立或開展,先黃色后變褐色,微具短柔毛或無毛。葉披針形,長5~10cm,寬1~2cm,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沿中脈處有茸毛,下面蒼白或帶白色;葉柄長2~4mm或近無柄;托葉披針形或無,邊緣具齒,有腺點。雌雄異株,雄花序短,圓柱形,長1.5~2.5cm,花序軸有長毛;苞闊卵形,鈍;雄蕊2枚,花絲基部有柔毛,花藥黃色;雌花序很小,長10~25mm,花序軸有柔毛,雌花有2個腺體。蒴果。種子極小。花期4月;果期5月。生于河岸及高原、固定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