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鑄,青銅制。常平五銖”由于采用了當時的銅母范疊鑄技術,鑄造非常精良,文字流暢優美、版式劃一,玉箸體錢文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郭合一,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是中國錢幣歷史上精美的幾種錢幣之一。又因此錢名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愛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攜帶在身邊作為符使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鑄幣數量少,質量低劣,是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低谷。但是,其中也有例外,北周鑄行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三種銅錢,錢文雋美,制造精良,稱為“北周三品”。“北周三品”錢文采用玉箸篆書體,文字豐滿圓潤,端莊勻稱,筆劃如筋似骨,豎筆如柱。
唐代時期錢幣
唐代珍,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字口多見漫漶不清者。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至今仍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存世約十數枚。
西夏時期錢幣
乾祐元寶行書樣錢
乾祐元寶篆書
西夏乾祐寶錢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西夏國仁宗乾佑年間(公元1170~1193)鑄造,小平錢,鑄造工整,錢文字體精美。形制較以前幾種錢幣更加。當時鑄造量小,如今存世量極少,古錢珍品。
皇建元寶銅色純赤,制作。面文“皇建元寶”四字楷書,旋讀,書體端莊秀麗。邊廓峻深,光背無文。
古錢造偽的方法
針對錢幣造偽的方法。一是改刻法,用一般古錢,磨去原有文字,改刻另一種稀見品的文字偽造成珍貴古錢,集幣者可從文字、形制上找出原錢的本來面目。二是翻砂法,用原錢做成模型來翻砂,因翻鑄工藝與古代不一樣,會有銅質疏松,表面砂眼、氣孔多的現象,經打磨,也不如自然磨損那樣溫潤而有光澤;另外,翻成后的偽古錢要冷卻收縮,再磨去表面粗糙層,成品會比真錢小一些;或通過改換一個字而偽造為珍品或奇品。三是嵌補法,先將一枚古錢的背面內郭鏟去,磨薄,再選另一枚同樣大小的古錢,去掉外輪,將背面磨薄,保留面文,然后嵌入枚古錢背面,用膠粘牢,四周細縫用松香或漆填沒,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兩面均為錢文的“合背”錢,集幣者要細心觀察其錢體有無嵌補的痕跡,同時往桌上輕摜一下,聽聽有否破聲,即可判以真假。
針對銹與色的造偽方法。用漆和顏料拌和涂在偽錢上,做得好的幾可亂真,但時間長,假銹會脫落;用真的銅銹粘在偽品上,偽造出滿身的硬綠;將偽古錢放入土中,保持潮濕讓其自然生銹,這種方法用時長,可得真的銅銹,但不經磨擦,銹易脫落;新錢浸于醋中,加入硫酸銅,這種偽銹帶有鮮明結晶狀的綠色,但銅錢上的小砂眼被硫酸侵入后會爛成一個一個小坑,像麻子一樣;用細銅屑末,混合硝酸、顏料,涂在偽古錢上,會產生牢固銅銹但易顯啞色。
偽錢還有一些特征,包括:改刻的偽古錢幣面不平,拼合的偽古錢正反面幣色不一,挖去填補的文字四周總有痕跡可尋,用翻砂法制造的比真錢略為小和薄等,集幣者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作偽之處。
古幣收藏及鑒別的方法眾多,但架不住贗品泛濫成災,過去以目鑒為主,依賴于古錢的形制、表面銹蝕狀況、錢文以及銅質等鑒別技術,但這些傳統的鑒定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誤區和限制,因此,收藏者應從閱讀一些古錢幣鑒定的著作開始自己的收藏道路,當收藏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學以致用,掌握一些靈活的甄別方法,而不是固守書本所記錄的鑒別方法不放。
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征集部古董古玩拍賣
面議
產品名:古玩鑒定
2020年田黃方印章的收購價格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大明宣德爐近期的上門收購價格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王大凡瓷板畫現金收購價格排行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古錢幣鑒定錢古錢幣私人老板收購電話
面議
產品名:古錢幣鑒定
壽山石產地在哪里古董私人老板上門收購
面議
產品名:古玩鑒定
北京收購名人字畫字畫鑒定機構
面議
產品名:字畫鑒定
稀有古錢幣古錢幣私人老板收購電話
面議
產品名:古錢幣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