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一般在當年造林的春季或雨季提前整地。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
魚鱗坑整地:適用于中層土以上的較陡山坡,坑的長徑通常為1m左右,短徑60~70cm,用石塊或心土筑成埝,表土填入坑底,松土深度30~40cm,外沿稍高,向里傾斜,橫坡成品字形排列,以利蓄水保土,80~100坑/畝,每坑栽2~3株。
水平階整地:在土層較厚的緩坡上采用,刺槐在粘土地或過于緊密的土壤里和土質比較瘠薄的石質山地生長很差,整地就成為主要的關鍵問題,由于魚鱗坑和穴狀整地,面積小,雜草根系仍能很快穿插到樹,與幼樹爭奪水分和養料,幼林成活率低,生長慢。因此,荒山造林多采用水平階整地,修筑成長約2.5~3m,階面寬0.8~1.5m,深度40~50cm的水平階,上下間距1m左右,呈三角形排列,水平階外高里低。
栽植技術:栽植時要踩實,使苗木根系與土緊貼在一起,栽后培起沙堆,比截干高3~5cm。刺槐栽植時不宜過深,一般比原來土痕深3~5cm。
撫育管理:栽植后年進行除蘗抹芽,第二年抹芽結合修枝。栽植后五年內,修枝以整形為主,培養優良樹干,栽植前每畝施廄肥500kg,栽植后追肥2次,一次在高生長速生期來到前,即五月中下旬追肥,一次在直徑生長速生期來到前,即七月上中旬每畝追綠肥500kg或化肥2.5~3kg。
紅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cv),花朵呈粉紅色,花瓣色澤艷麗,生長快,適應性強,繁殖成活率高,適宜在我省沿海地區、丘陵山區栽植,是優良的造林和城市園林綠化樹種。
要根據不同的經營目的、立地條件等靈活掌握,一般常規造林采用初植密度為3m*4m。
1.跡地清理刺槐皆伐后,跡地上堆積大量剩余物及灌叢雜草等是萌蘗更新的障礙,應及時予以清理。主要目的是改善立地條件和衛生狀況,為幼樹生長創造有利的環境,促進幼林盡快郁閉。
2.林地封育為縮短森林培育周期,對刺槐皆伐跡地采取全面封育措施。牛羊啃食幼樹嫩梢,對刺槐萌芽為害重,要設專人監督管護,要嚴禁放牧;嚴禁割草、打柴,人為損壞林木;不能在林地及附近200米內使用2,4-D丁酯除草劑。
3.除萌定株皆伐跡地上適宜的條件促使刺槐的不定芽、休眠芽大量萌生,要及時進行除萌定株,以保留萌蘗苗,盡量少留根蘗苗。留苗密度要大,以利盡快郁閉。株行距保持在1米左右,每畝保存株數666株。
萌蘗更新的刺槐經過除萌定株、抹芽修剪很快郁閉成林,樹冠交接重疊,林下光照缺乏,單株樹冠擴展嚴重受阻,相互間爭奪光照、水分、營養,要及時進行透光撫育。原則上采取間密留稀、間小留大、去劣留優。撫育強度不宜過大,以疏開樹冠為宜。
生長撫育是在林分達到壯齡乃至森林成熟主伐利用以前的很長階段內,以調節林分密度,加速刺槐直徑生長為主要目的撫育采伐。要求擇優而留,伐除那些發育不良、干形彎曲、無培育前途的林木。采伐強度可適當大些,以促進刺槐材積增長,提高林木質量,增加經濟效益。
刺槐主要的枝干病害,幼樹、成年樹均可被害。病害多發生在刺槐主干皮層。樹木受害后,多數是在主干下部和枝杈處出現大小不一的病斑,病斑呈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幼樹主干病部呈潰瘍狀,稍凹陷;大樹主干皮層厚,病部水漬狀、凹陷不明顯。病部擴展速度縱向大于橫向。當病部包圍樹干一周時,樹木即枯萎而死。后期病部皮孔和樹皮裂縫處常產生白色、桔紅色分生孢子堆。
病原菌為土壤習居的鐮刀菌,也可在病組織內越冬。土壤瘠薄、地下水位高或干旱、冬季或早春低溫及迎風口等因子。可引起樹勢衰弱,削弱樹體的抗逆性,而引起病害的發生。夏季多雨季節易造成病害流行。病原菌借風雨,通過傷口、皮孔等途徑侵入蔓延。6~8月為發病盛期。
6公分金絲垂柳產地,量大價優
220元
產品名:金絲垂柳,金枝垂柳,金絲垂柳樹
2公分旱柳產地,平頭旱柳
80元
產品名:旱柳,發帽旱柳,平頭旱柳
16公分刺槐出售,洋槐
90元
產品名:刺槐,刺槐樹,洋槐,白花刺槐
9公分金葉榆產地,高接金葉榆
80元
產品名:金葉榆,金葉榆樹,高接金葉榆
14公分香花槐產地,紅花槐
170元
產品名:香花槐,五七香花槐,紅花槐
13公分金葉槐,指導栽培
150元
產品名:金葉槐,國槐樹
10公分金枝槐基地,土球完好
80元
產品名:金枝槐,金枝國槐,金枝槐樹
18公分紅花刺槐基地,紅花槐樹
110元
產品名:紅花刺槐,紅花槐樹,香花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