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楓的特征
1、生物學特性
五角楓是一種樹形高大的喬木,可高達20米,屬于濕帶樹種,在東北、華北、西南、華中、華東、西北均有分布,基本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均能很好生長。五角楓具有喜溫、喜光、耐寒抗旱、耐貧瘠的特性,適應性較強,而且生長也較快。對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多數土壤條件下都能生長,像一些酸性、石灰性土壤也能生存。土層深厚,土壤肥力強,土質疏松、水分充足的土質條件則更利于五角楓的生長。
2、抗火性能
五角楓的一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抗火性,因為其樹體內的水分含量較大,而且含油量較小,通常條件下,活體樹體很難被點燃和燃燒,所以在營林生產中常常用五角楓來做防火樹種。另外一個特點是其枯枝落葉有很強的分解性,在短期內會被分解,迅速減少林中的存量,起到阻燃的作用,所以在很多易燃樹種較多的地區,五角楓是一種理想的阻隔林火蔓延防火樹種。
五角楓,又名色木槭。落葉喬木,葉常5裂,基部常心形,有時截形;果翅長為果核2倍或2倍以上,兩翅展開成鈍角,果核扁平或微隆起。
五角楓除了高的觀賞價值,還有很多其他的使用價值:
1、五角楓樹葉、果實可入藥。五角楓的樹葉和果實可以治療腰背疼痛,主要的是去除,舒經活絡。
2、五角楓的樹皮可做車輛、器具、建筑等物品制造的原材料。五角楓的樹皮非常的堅韌,所以制作一些需要韌性的物品非常的有用。
3、五角楓的樹皮纖維很好,可以用來制作人造棉和造紙的原材料。
4、五角楓的種子可以用來榨工業用油。
五角楓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可達8~12m。干皮黃褐色或灰色,縱裂。當年生枝綠色,后轉為紅褐色或灰棕色,光滑。鱗芽端尖光亮。單葉對生,掌狀5裂,裂片全緣或僅中間裂片上部出現2小裂。葉基截形或稍凹,兩面光滑,偶見背面脈腋有簇毛。具長葉柄。花雜性同株,頂生傘房花序,具花6-10朵,花黃白色,萼、瓣各5枚,雄蕊48枚。翅果,熟時淡,兩果張開成直角或鈍角,翅長與果體近相等。花期4-5月,果熟9-10月。
五角楓育苗地準備
五角楓育苗地實行秋深翻,春淺耕。秋耕的深度為25至30厘米,春耕的深度為15至20厘米。耕地時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圈肥、土肥、堆肥)3000至5000千克,性氮肥10至15千克,過20千克。同時用2%至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4千克/平方米或5%至6%的1.5至2千克/畝,進行土壤消毒。
五角楓苗期為促進苗木的加粗生長和加長生長,應在7至8月份進行追肥。追肥以性肥料為主,如腐熟的人糞尿、尿素、硫酸銨、過、等。
五角楓幼苗期以氮肥、磷肥為主;苗木速生期氮、磷、鉀適當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停施氮肥。一般追施3至4次,追施化肥的方法應集中施用,采用溝施,將肥料施在根系附近。
根外追肥宜在陰天或潮濕的早晨進行,將肥料噴施在葉子的正反兩面,連續噴2至3次。一般尿素的濃度為0.2%至0.5%,每畝使用量為0.5至1.0千克;過濃度為0.5%至1.0%,每畝使用量為1.5至2.5千克。當年苗高40至60厘米,2年生苗高1.5至2米時可出圃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