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12cm
經濟與環保價值 提到椿樹的木材應用,我們看到樹就可以知道,樹干粗壯且直。在建筑與家具行業是原料木材。因為價格較低,純實木打造的家具非常環保。正是因為可用于特定土壤地區的造林,因此具有較高的環保價值。栽種椿樹,既可以造林降溫改善環境,,還能做水質與土壤的治理用樹,還具備較強抗煙降塵做用,所以被用于街道樹和環保中。而生長成材的樹木砍伐使用還能制作家具,所以其經濟性價值非常高。

香椿與臭椿本是兩類差異很大的植物。香椿別名椿芽樹,楝科香椿屬落葉喬木,主作菜用,兼作綠化;臭椿別名椿樹,苦木科臭椿屬落葉喬木,專作綠化之用。近幾十年來,隨著農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作為菜用的香椿的地位已遠不像以前那樣顯眼,同時,在吃的要求得到相當程度滿足之后,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作綠化之用的臭椿之地位就在這種不知不覺中悄然升高。而讓臭椿地位發生質變由臭而變香則得益于紅葉臭椿的引進和推廣。

臭椿幼樹莖很脆,容易折斷,造林后3—5年內要注意保護幼樹,免受人畜危害。如果造林后頭1—2年內幼樹生長不良,可于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動前對其進行平茬,萌發后于4—5月留一個健壯的萌芽條,連年摘芽撫育,待樹高生長達到要求高度時停止摘芽,使高生長減弱,促進胸徑生長。

育苗苗圃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向陽、背風,有澆水條件的土地。播種前圃地灌足水后深翻整地,結合整地施適量有機肥,耙耢平整,打好畦埂,作好苗床,一般畦寬1.0~1.2米,長度因地而定,做到畦面水平。播種量每畝3~5公斤。條播行距20-40厘米,播種溝深3-4厘米,播種量60-70粒/米,覆土厚度1.0~1.5厘米,輕加。播后順壟覆草,以保持地表濕潤,有利于種子出土。如采用兩段育苗,先母床再稀排移植,播種量可加倍。

扦插:插穗在扦插前用水浸泡,用流水或容器浸泡均可。浸泡時間一般為10—36小時。 (1)扦插時間:硬枝扦插多在春季進行,也可以秋季扦插。春插宜早。一般在腋芽萌動前進行。秋插在土壤凍結前進行。 (2)扦插方法:有直插和斜插兩種,以直插為佳。扦插深度以地上部分露1個芽為宜。插時,可將插穗全部插入土中,上端與地面相平,周圍踩實,澆水后插穗上端的1個芽自然露出地面。秋季扦插時,要注意插穗上面復土或采用覆膜措施。 (3)扦插密度:一般為4000—4500株/667m2

插穗的貯藏:對于越冬的插穗,采用室外濕沙貯藏法。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背陰處挖溝,溝寬1m,深0.6—0.8m,長度以接穗數量而定。其基本要求是:避免插穗接觸土壤。扦穗平放或直立。層間用濕沙隔離。濕沙的含水量為60%,確定的方法:用手用力握之,流不出水來,松手后沙團不散。注意每隔一定距離(1—1.5m)立秸桿束做通氣孔。早春在氣溫回升時,即在二月份,要注意檢查,防止插穗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