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青花在瓷器中尤為受歡迎,尤其是來源顯赫的珍藏名品更是受到追捧。天民樓由收藏大家葛士翹創立,在古董界素來享負。1987年,天民樓藏瓷在香港藝術館作公開展覽,本永樂青花扁壺即為當年焦點展品之一。2023年,這件青花逸品在香港蘇富比以「單一藏品專場」舉槌,連傭逾HK$8,560萬成交。
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刷新了康熙時期瓷器拍賣的成交紀錄,使得康熙瓷器實現了突破5000萬元大關的進程,而率先突破千萬大關的則是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清 康熙釉里紅團花鋸齒紋搖鈴尊”。
青花瓷占據了康熙朝瓷器拍賣市場的半壁江山,出現了可以渲染出深淺不同的多種層次的“五彩青花”。此時期高成交價中,有兩件器物為青花,其中“清 康熙青花團花鋸齒紋搖鈴尊”,長期流落海外,是美國馬里蘭州藏家Frederick J。和Antoinette H. Van Slyke夫婦舊藏,目前暫只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天民樓發現同類作品,存世罕少可見一斑。搖鈴尊是康熙時期景德鎮模仿藏傳佛教法器長柄銅鈴而創新的樣式,它的用途多為對藏傳佛教寺廟及高僧的賞賜,素為瓷中貴胄,在拍賣會上備受親睞。在康熙朝瓷器0中,除了“清 康熙青花團花鋸齒紋搖鈴尊”外,另有3件同為搖鈴尊。此類器形中引人矚目的是“清 康熙青花釉里紅花紋搖鈴尊(一對)” ,因成對出現顯得尤為珍貴,故成交在情理之中,與1998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127.6萬元成交相比,提升了19倍。
2023年上半年成交價超過億元的瓷器達3件,明清官窯瓷器的價格動輒以數千萬元成交,價格超五千萬元的瓷器達十件之多。就拍場來看,市場成交的官窯瓷器,絕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窯,明代官窯瓷器無論是上拍的數量還是成交的價格都遠不及清代制品。這與早期收藏家追捧宋代、明代官窯瓷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拍場上成交價超過億元的瓷器清一色是清代官窯瓷器,準確來說主要是雍正乾隆朝瓷器。
張永珍博士珍藏琺瑯彩碗是拍賣場上的傳奇珍品之一,早在2006年就曾以逾1.5億港元刷新中國藝術拍賣紀錄,此番再次現身拍場,尤為難得。本品在萬眾矚目中以1.6億的價格起拍,終以1.7 億港元落槌,加傭金約為 1.98 億港元。
拍賣時間:2011年
拍賣公司:澳門中信
成交價:8億4千萬港幣(7.12億人民幣)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渾圓,下腹部瘦長,平底。通體繪有青花紋飾,肩部繪雜寶及纏枝牡丹花紋,牡丹可謂花中之魁,象征“雍容華貴,大氣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致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艷,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槳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得。而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紋飾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發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周身散發著美器的光澤,繪有象征“身份尊貴、帝王之氣”寶蓮紋,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像這樣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系該館的“鎮館之寶”,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南通專業瓷器免費征集
面議
產品名:瓷器
武漢吳冠中書畫嘉德免費拍賣
面議
產品名:書畫
深圳翡翠玉石市場行情
面議
產品名:玉石
武漢光緒古錢幣鑒定拍賣流程
面議
產品名:古錢幣
福州和田玉石嘉德免費拍賣
面議
產品名:玉石
武漢翡翠玉石免費鑒定
面議
產品名:玉石
重慶張大千書畫免費評估
面議
產品名:書畫
衡陽齊白石字畫,清代字畫翰海免費評估
面議
產品名: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