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10cm
刺槐園林用途:刺槐樹冠寬闊、枝葉濃郁,可作遮陰樹或行道樹,也可栽植成林,但刺槐不宜種植于風口處。
刺槐管理養護:刺槐樹播種、根插等法而以播種為主。可8~9月時自10~20年生健壯母樹上采種。采后經曬干、碾壓脫粒、風選后進行干藏。行插根繁殖時,可選粗0.5~2.0cm的根,剪成15~20cm長進行扦插,插后蓋以塑料薄膜可提高成苗率。

刺槐播種后如何養護
水肥管理:刺槐種子播種后在出面之前不需要過多水分,直到刺槐種子出苗以后再進行澆水,將土壤澆透即可,也不要澆水太多。施肥,在給刺槐澆水時好配合施肥,以免肥料對幼苗造成傷害。
除草:刺槐幼苗在生長期周邊非常容易生長雜草,這時候需要及時雜草,好是定期觀察以免影響刺槐對于養分吸收。
病蟲害防治:刺槐在生長期容易遭受地蛆、象鼻蟲、蚜蟲、立枯病等病蟲害,發現后及時采用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采用50%的代森銨300倍進行防治。

刺槐栽培技術
刺槐丘陵山區造林地以陽坡、半陽坡中下部、低谷帶為宜。利用刺槐根蘗和枝條萌發力強的特性,主要采用一至二年生健壯苗進行截桿埋根栽植,即起苗時對地上部分保留苗高15-20厘米進行短截,栽植時先將苗木根系蘸泥漿保濕后放入已挖好的栽植穴,扶正苗木,根系舒展,填土分層踏實,春季栽植不須埋土,秋季栽植埋土越冬。注意栽植不宜過深,一般栽植深度比苗木根頸高出1-3厘米,覆高15-20厘米的小土堆埋住苗干,埋土不宜過深應與苗木埋平或苗干外露1-3厘米;土堆不要打實,到春季不要刨去土堆,以保持苗木周圍土壤濕度。

刺槐繁殖方式
刺槐莢果由綠色變為赤褐色,莢皮變硬呈干枯狀,即為成熟,應適時采種,并經日曬、除去果皮、秕粒和夾雜物,取得純凈種子。莢果出種率為10-20%,千粒重約為20克,發芽率為80-90%。剌槐種子皮厚而堅硬,播前進行催芽處理,即將種子倒入60-80℃的熱水中,用木棒充分攪拌,5-10分鐘后摻人涼水,使水溫降到30-40℃為止,然后將浮在上面的雜質和壞種撈除,好種浸泡24h后撈出,稍干時用細眼鐵篩篩去未泡脹的硬粒種子,再進行燙水浸種,已吸水膨脹的種子放入笸籮內,蓋上濕麻袋,放在向陽溫暖處,每天用溫水淘洗2次。4-5天后待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

刺槐簡介
刺槐是豆科、刺槐屬植物。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后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鐘狀,花柱鉆形,長約8毫米,上彎,具毛,柱頭頂生。莢果褐色,或具紅褐色斑紋,線狀長圓形,長5-12厘米,寬1-1.3(-米,扁平,先端上彎;花萼宿存,有種子2-15粒;種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澤,有時具斑紋,近腎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種臍圓形,偏于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園林應用】
? ? 一般種植洋槐樹有以下幾種用途。種是綠化作用,對污染較嚴重的地區起到緩解的作用;第二種是阻止水土流失,在西北一些地區尤為重要;第行道樹作用,作為裝飾城市的一種樹木,不僅美觀而且可以為市民提供陰涼消暑的地方;樹木很多部分能夠得到應用,尤其是花能夠做藥,也可以食用。
刺槐適應性強、生長迅速、養殖容易、用途廣泛,因而受到普遍歡迎。常作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薪炭林等。刺槐尤其是在立地條件差、環境污染重的地區,成為不可缺少的園林綠化樹種。
刺槐的繁殖非常簡單,苗圃育苗中主要用播種進行繁殖,在實際的生產種植當中,也可以用插扦、分株等多種方式進行,成活率也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