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3cm
為了管理方便,一般多用大垅雙行條播,條寬3厘米,條深3--5厘米,條距20厘米,覆土不宜太厚,0.5-1.0厘米,覆土后稍加鎮壓,以保持土壤濕度,促進發芽,每畝播純種2.5-3公斤。
播后10余天幼苗出土,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苗高5—6厘米時定苗,每畝均勻留苗3萬株左右,間苗后要適當灌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幼苗生長階段要經常除草,苗木稍大時結合松土進行除草,注意不要損傷苗根。雨后和灌水后應及時松土,以免土壤板結。除草松土的次數,可根據雜草多少和土壤情況而定。
追肥和灌水可結合進行。6—7月間追肥較好,每畝施人糞尿100公斤或碗銨4公斤,每隔半月追肥一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于幼苗木質化。在發生榆樹炭疽病的地方,每周可用1%的波爾多液噴灑一次。

繁殖方法
榆樹在南方已成為栽培種,繁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高壓法(俗稱圈枝),此法除在休眠期外全年都可進行。高壓法繁殖可以得到哩好的造型技干,但是樁頭和根系美則不如由根條繁殖的樁頭,多作為商品盆景使用。第二種繁殖法是插根法。取在每年小寒到大寒期間挖掘榆樹樁頭時所截剪下來的根條(不論大小);剪接或每條長度10厘米左右,即時栽插在充分疏水透氣的泥中輸足定根水之廳(遇雨天還宜遮蓋)。一個月左右,便會萌芽生長。經常規管理。翌年移植間種。用根條繁植的榆樹,數年之后,樁頭壯_人嶙峋,坑稔深裂,根條蟠虬錯節,能營造出各具藝術個性的作品。

榆樹生長地方
榆樹屬于陽性的樹種,喜陽光,耐干旱,耐嚴寒,耐瘠薄,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適應性強。它的根系比較發達,所以能抗風固土,同時耐修剪,生長快,壽命長。
榆樹能耐中度鹽堿的土壤及干冷的環境,不耐水濕,但能耐雨季水澇,能減少環境污染,凈化空氣,生長在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崗等處。
榆樹的樣子
榆樹是一種多年生喬木,樹形高大,通常高度可達25米,在幼樹時期樹皮是比較光滑,后期樹皮會呈現暗灰色并有粗糙感,葉面則泛著碧綠的光澤感,常被用做遮陰的行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