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園林大型山水景觀制作中普遍采用塑石山水景觀:
1、可以保護自然生態,一座大型的假山,要開采大量天然石材,山林生態破壞嚴重,運輸成本高;
2、磚塑或鋼筋塑石,可依地附勢,隨意發揮,山體輕便,制作簡單,成本低;
3、塑石石內為空心,山體較輕,大型假山制作在水池中,只要其基礎處理得好不會出現荷載問題;
4、在公園,大型商住小區,公共環境等制作山水景觀,多用塑石造型。
GRC塑石假山是將抗玻璃纖維加入到低堿水泥砂漿中硬化后脫模產生的高強度復合“石塊”。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1、GRC塑石假山具有環保特點,可取代真石材,減少對天然礦產及林木的開采。
2、GRC塑石假山造型設計、施工工藝較好,可塑性大,在造型上需要特殊表現時可滿足要求,加工成各種復雜形體,與植物、水景等配合,可使景觀更富于變化和表現力。
3、GRC塑石假山,材料自身質量輕,強度高,且耐水濕,施工方法簡便、快捷、造價低,在江西室內外及屋頂花園等處使用也成為了可能。
4、GRC塑石假山,石的造型、皴紋逼真,具巖石堅硬潤澤的質感,模仿效果好。
5、GRC塑石假山可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結束過去假山工程無法做到石塊定位設計的歷史,使假山不僅在制作技術,而且在設計手段上取得了新突破。
中國在園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漢。秦漢時的假山從"筑土為山"到"構石為山"。由于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和山水畫對園林創作的影響,唐宋時園林中建造假山之風大盛,出現了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開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綱"的名義搜羅江南奇花異石運往汴京。自此民間宅園賞石造山,蔚成風氣。造假山的手藝人被稱為"山匠"、"花園子"。明清兩代又在宋代的基礎上把假山技藝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階段。明代的計成、張南陽,明清之交的張漣(張南垣)、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師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使假山藝術臻于完善。明代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中有關于假山的論述。現存的假山名園有蘇州的"環秀山莊"、上海的"豫園"、南京的"瞻園"、揚州的"個園"、北京北海的"靜心齋"和中南海的"靜谷"等。
折疊編輯本段現代假山
現代園林假山的發展與古典園林假山不同,呈現了多元化,綜合化的趨勢。 古典假山限于石材及施工技術條
人造假山
人造假山
件等,在景觀的創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現代施工技術及人造石材料的發展逐漸使創造多變的、豐富的山石景觀成為可能。特別是對于大規模、大體量石山的創作,可從自然地貌形態特征及組合特點中吸取到創作的靈感。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鋼、有機樹脂、GRC(低堿度玻璃纖維水泥)作材料,進行"塑石",正在現代園林中興起。塑石的優點是造型隨意、多變,體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變,重量輕,節省石材,節省開支具有現代氣息的塑石作品。特別適用于施工條件受限制或承重條件受限制的地方,如屋頂花園。缺點是壽命短,人工味較濃。解決這個缺點,可用少量天然石材與塑石配合進行造型設計,用植物進行修飾,真中含假,假中有真,既節省石材,又減少了塑石的人工味,不失為一種良策。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塑石材料、技術在不斷的改進,塑石定會更加貼近天然山石本色,達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
虞城縣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噴水池
100元
產品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
盧灣欄桿水泥仿木防腐木室內小型
100元
產品名:欄桿水泥仿木防腐木
平橋區假山水泥塑石本地標識牌
100元
產品名:假山水泥塑石
保德縣假山水泥塑石本地室內小型
100元
產品名:假山水泥塑石
安陽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園林水景
100元
產品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
青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瑪雅文明
100元
產品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
荔灣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物美價廉
100元
產品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
十堰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學校裝飾
100元
產品名:本地做假山水泥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