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3cm
榆樹的作用用途
榆樹可供家具、車輛、農具、器具、橋梁、建筑等用。榆樹的樹皮內含淀粉及粘性物,磨成粉稱榆皮面。摻合面粉中可食用,并為作醋原料;枝皮纖維堅韌,可代麻制繩索、麻袋或作人造棉與造紙原料;幼嫩翅果與面粉混拌可蒸食,老果含油25%,可供醫藥和輕、化工業用;葉可作飼料。嫩果(俗稱“榆錢”)可食,樹皮、葉及翅果均可藥用,能、利小便。也是抗有毒氣體(二氧化碳及氯氣)較強的樹種植物體含beta-固淄醇、植物醇,豆淄醇等多種淄醇類及鞣質,樹膠,脂肪油。

榆樹的生態習性
榆樹為陽性樹種,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擇土壤,適應性很強。根系發達,抗風力、保土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快,壽命長。能耐干冷氣候及中度鹽堿,但不耐水濕(能耐雨季水澇)。具抗污染性,葉面滯塵能力強。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沖積土及黃土高原生長良好。可作西北荒漠、華北及淮北平原、丘陵及東北荒山、砂地及濱海鹽堿地的造林或“四旁”綠化樹種。

榆樹盆景養護技術
1、加強光照:榆樹喜光,只有在陽光充足處才能生長良好健壯。如光照不足,其生長緩慢,枝條細,葉距長,葉色淺淡,須根少而細弱,還易導致蟲害。
2、控制濕度:榆樹喜生于濕潤之地,但也怕水漬,因此噴水要澆透,在盛夏期應早晚各澆一次。如遇盆中漬水,應盡快疏通。
3、適當施肥:用花生餅漚熟成水液肥,也可將花生餅碎成拇指大埋入土內,配合用一些復合花肥。施肥應于早春和秋初各施一次,不宜多施。
4、及時修整:榆樹萌芽力,三組長也很快,若不修枝將使樁景失去觀賞價值。修枝整形可在秋季進行。先剪去無用枝、病枝,然后按照成型或成型后的體態進行整枝。
5、防治病蟲:榆樹上常見的食葉害蟲有榆毒蛾、綠尾大蠶蛾、榆鳳蛾、金花蟲、介殼蟲、天牛等,于幼蟲盛發期噴灑20%滅掃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

為了管理方便,一般多用大垅雙行條播,條寬3厘米,條深3--5厘米,條距20厘米,覆土不宜太厚,0.5-1.0厘米,覆土后稍加鎮壓,以保持土壤濕度,促進發芽,每畝播純種2.5-3公斤。
播后10余天幼苗出土,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苗高5—6厘米時定苗,每畝均勻留苗3萬株左右,間苗后要適當灌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幼苗生長階段要經常除草,苗木稍大時結合松土進行除草,注意不要損傷苗根。雨后和灌水后應及時松土,以免土壤板結。除草松土的次數,可根據雜草多少和土壤情況而定。
追肥和灌水可結合進行。6—7月間追肥較好,每畝施人糞尿100公斤或碗銨4公斤,每隔半月追肥一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于幼苗木質化。在發生榆樹炭疽病的地方,每周可用1%的波爾多液噴灑一次。

榆樹采種育苗技術
采種母樹以15-30年生的健壯樹為好。在一般情況下,年年開花結實,無大小年之分。果實4-5月間成熟,各地應根據成熟期的不同,及時采種。當果實由綠色變為黃白色時,即可采收。
采種方法可待其自然成熟落下掃集,或于無風天將其擊落收集,采后應置于通風的地方陰干,清除雜物,即可播種。好隨采隨收隨播,否則降低發芽率。如不能及時播種,應密封貯藏。種子含水量8%,經密封貯藏后,其發芽率可保持近2年之久。白榆種子發芽率一般65-85%,千粒重7.7克,每公斤12-13萬粒。
育苗時應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為苗圃地。播種年秋季進行整地,深翻20厘米以上,每畝施基肥(腐熟的廄肥)2,000-3,000公斤,并撒敵百蟲粉劑1.5-2.0公斤,毒殺地下害蟲。翌春作成長1 0米,寬1.2米的苗床,或長10米,寬5米的大畦,以備播種。
在東北各地也常采用大垅育苗,先作垅,耙碎土塊,壓平,垅面寬60~70厘米,垅間距20厘米,垅可長可短。種子不必進行處理,如處理可混濕砂,貯放2-3天,每日翻動數次,至微露出白色幼芽時播種。播種時需灌水,水分全部滲入土中,土不粘手時進行播種。

習性與管養
榆性喜陽光,耐寒,既要濕潤的土壤,又要疏水,尤其是在移植時要防止漬水爛根。榆樹的萌發力很強,在適合節令時(立春期間)凡是有傷口的位置都會發芽。在不適合節令期間,要全株不帶葉(把葉子摘光)萌發才能達到理想。如果在不適合節令時進行單枝剪截(其他的枝條仍帶葉生長),會造成不發芽現象。所以在造型時,某一條枝的大小達到要求時,多數用提早抑制的辦法(捆扎枝葉,限制光合作用),限制這條枝條生長。等到全株的枝條都合比例時,才一齊剪截,使全株的枝條一齊萌芽,這樣各條枝才能均衡生長。
當某一枝條遇到病害落時萎縮時,電可以將全株樹的葉子摘光,這樣可以促成病枝與全枝一齊發芽,解決單一病枝的病害。挖掘榆樹移植,要在每年小寒到大寒期間進行,在這一個時期挖掘,對榆樹的根系即使有較大傷害,蝓樹也能成活。而距離大寒的時節越遠,移植再生成活率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