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別名 |
石雕廠家,惠安石雕定制,須彌座定制,石雕須彌座 |
面向地區(qū) |
產(chǎn)地 |
福建 |
|
品牌 |
杰源石刻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圓雕 |
材質(zhì) |
石材 |
尺寸 |
按需定制 |
風格 |
中式 |
工藝 |
純手工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宗教廟宇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其它 |
制作工藝 |
雕刻 |
須彌即指須彌山,在印度古代傳說中,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說指喜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須彌山做底以顯示佛的神圣偉大。我國早的須彌座見于云岡北魏石窟,是一種上下出澀、中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澀加多,且有蓮瓣之類為飾,束腰部分顯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將之分割成若干段落,這類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線。唐塔上出現(xiàn)兩層用須彌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壇臺、神龕、家具以至古玩與假山。須彌座已從神圣尊貴之物,發(fā)展成為由土襯、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和上枋等部分組成一種疊澀(線腳)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裝飾形式,通常用于尊貴的建筑物基座。后來一些家具,如屏風之類的底座也經(jīng)常采用這種形式。
須彌座本是印度佛教圣山——須彌山轉(zhuǎn)化而來,“須彌”一詞見于《佛經(jīng)》,亦作“修迷樓”,這座印度傳說中的圣山,被佛教信徒奉為世界之中心,日月繞之回旋出沒,三界由此形成。佛教尊喜馬拉雅為圣山,故而將佛座稱為須彌座,以之為石雕佛象的底座及建筑基座,具有神圣、尊貴、宏偉的意義。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