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永川高延性混凝土,柳州高延性混凝土,中德新亞高延性混凝土,中德新亞高延性混凝土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高延性混凝土
、施工方法
1、基層處理:基層表面應平整、粗糙、清潔、無油污灰塵。
2、高延性混凝土材料配制:本產品施工前,務必讓廠家提供實驗室用水量,然后水、粉料、特性纖維按照比例充分攪拌。
3、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按照例攪拌完成后,即可在潮濕的混凝土、磚等結構進行粉刷,涂抹。如果設計涂抹厚度較厚,可根據現場情況分層涂抹。
4、養護:施工完成后,表面干燥后,應進行噴霧養護或者覆蓋草簾、麻袋等保持潮濕。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產品優勢
1、不破壞原結構整體性無需在墻上鉆孔打洞綁扎鋼筋,從而避免對原結構的整體性破壞;
2、單面加固保持建筑外立面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與砌體結構粘結強度高,試驗表明單面加固砌體效果好于雙面鋼筋網水泥砂漿加固,對于外墻體部位可以單面加固,從而不會破壞原建筑風貌;
3、施工簡單,工期短
構造措施簡單,抹面一次完成,施工質量容易,施工工期比傳統加固方法短;
4、造價低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加固,比傳統方法節省造價。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加固技術
在砌體結構表面壓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層,通過與砌體結構表面優良的粘結性能,使高延性混凝土面層與砌體成為整體,共同受力,并利用其高性、高強度(抗拉)、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損傷能
力來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力、延性和抗裂性能,有效改普砌體房屋的整體性。
九、包裝貯存
包裝:25公斤編織袋裝,特性纖維為特殊包裝,有特殊要求需提前8天向廠家提供。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
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設計了8個RC柱,采用HDC和復合砂漿進行加固,通過低周反復荷載試驗,研究其破壞形態、變形和耗能能力.試驗結果表明:采用HDC圍套加固混凝土柱,可對核心區混凝土形成較好的約束作用,破壞形態由脆性破壞向延性破壞轉變,加固柱的承載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得到顯著提高;HDC加固層能與混凝土較好地協調工作,可充分發揮HDC的高耐損傷能力,其加固效果明顯優于復合砂漿鋼筋網加固;在HDC加固層配置鋼筋網,可提高加固層對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作用,進一步提高加固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但對其承載力的貢獻較小;采用HDC圍套式加固混凝土柱,可減輕豎向構件的損傷程度,提高其抗震性能.
高延性混凝土的研究始于汶川地震后,鄧明科教授看著災后被毀的建筑,萌生想法投入到高延性混凝土的研究中去,希望研發出一種可以彎曲的混凝土,這樣可以避免許多建筑損壞。經過十余年的錘煉,終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團隊日復一日的試驗不停歇,發表科研論文一篇接一篇,使得這項技術愈發成熟,高延性混凝土技術目前已成功應用于房屋的加固、建筑施工結構等方面,團隊獲得 七十多項相關的國家專利,經過陜西省科技廳的鑒定認為該項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水平。
高延性混凝土
一、簡介
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觀力學的設計原理,以水泥、石英砂等為基體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損傷能力。
二、產品特點
1、拉伸時的應變硬化效應。
2、拉伸性能可達普通混凝土的50~200倍。
3、多裂縫開展----實現裂而不壞----也稱 “可彎曲混凝土”
三、力學特征
1、抗壓及抗劈裂力學性能
a.受壓破壞試驗具有較高韌性
b.劈裂破壞試驗具有韌性
c.破壞后二次加載仍具有較高的殘余強度(90%) ;
d.較大應縮變形(7%)時仍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2、抗彎曲性能
a.表現出撓度硬化特性
b.裂縫分散而細密
3、拉伸性能
a.拉深時出現應變硬化特性
b.試件開裂后強度可以繼續保持
c.極限拉應變可達普通混凝土的100倍以上
四、其他特性
1、耐火性→ 在高溫下纖維會溶解,從而形成水蒸氣的遷移通道,使構件中蒸汽壓得到釋放,避免水泥基體的分解和破壞。
2、自愈合能力→較強的自愈合能力提高了構件在變化環境下的耐久性。
3、良好的環保性能→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可摻入粉煤灰替代水泥,減少粉煤灰空氣的污染嚴重。
五、施工方法比較
傳統加固技術施工工藝:基礎開挖→綁扎鋼筋網→穿墻打孔→對穿鋼筋→支模板→雙面澆筑60mm厚混凝土(或壓抹35mm以上砂漿),不僅施工程序復雜,且對原結構造成較大損傷。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術:不需要鋼筋,僅在墻面上壓抹10-20mm厚的高延性混凝土即可抵抗9度以上地震。
六、包裝規格:25kg/袋。(配纖維0.25kg)
全國高延性混凝土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