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別名 |
抗震盆式支座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鐵路橋梁通常在每聯梁體上設置一個固定支座;當橋梁位于坡道上,固定支座一般應設在下坡方向的橋臺上;當橋梁位于平坡上,固定支座宜設在主要行車方向的前端橋臺上;固定支座宜設置在具有較大支座反力的地方;在同一橋墩上的幾個支座應具有相近的轉動剛度;連續梁可能發生支座沉陷時,應考慮制作高度調整的可能性。總之,橋梁支座的布置原則是既要便于傳遞支座反力,又要使支座能充分適應梁體的自由變形。
有兩種方案:橡膠支座下鋼板不動,將梁體頂起后把盆式橡膠支座的上鋼板卸掉,并將梁體找平,然后將支座上鋼板安裝調平即可。支座上鋼板不動,將下鋼板支座卸除,通過畸形鋼板等措施將上部調平,再將下鋼板降低標高安裝。不過這兩種方案種實行起來比較簡單,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采用千斤頂將梁體頂升,同墩要做到同步,并且按照受力計算要求單墩大起頂位移不得超過5 mm。為滿足其頂后梁體在千斤頂(亦為臨時支座)上能自由伸縮,千斤頂面上須設有可供滑動的四氟板,但應該監測該墩橫向位移,如果發現位移量過大應做橫向限位處理。
視支座頂起情況,如果上鋼板能夠與下鋼板脫離取出,則將上鋼板取出并將上部梁底部混凝土鑿除,并將上鋼板矯正,用結構膠將上鋼板與梁底部空隙填補。如果上鋼板不能與下鋼板脫離取出,則將支座墊石鑿除,將支座下鋼板降低取出,將上鋼板取出,鑿除梁底部}昆凝土以矯正上鋼板,用結構膠將上鋼板與梁底部空隙填補。處理過程及完成后通過百分表觀察梁體位移的變化及反彈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