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蠶絲纖維/蠶絲纖維原料本白
產品別名 |
桑蠶絲纖維原料,絹絲纖維,蠶絲纖維,絹絲纖維原料 |
面向地區 |
|
品種 |
桑蠶干繭 |
絹絲纖維主要由精干蠶絲綿給濕、配合稱重、開綿、切綿、梳綿、排綿等工序。目的是把長而纏結的精干綿制成有一定范圍長度適于紡絲的精綿。
由于精干絹絲綿球回潮率較低,所以采用乳化液給濕使絲纖維容易吸收水分,改善其柔軟性和潤滑性,有利于以后加工過程中減少纖維損傷和消除靜電。配合稱重是將種類繁多、品質不一的精干綿按比例搭配,稱出一定重量后扎成球狀。開綿機也稱開繭機(見開清機械),把綿球開松,清除部分蛹體、蛹屑等雜質。切綿機把纖維切斷成適合紡紗的長度,進一步梳松除雜,然后在圓梳機上梳理,除去短纖維、雜質和綿結,獲得潔凈而纖維平行伸直的精綿。圓梳機的滾筒落綿送到下道切綿機和圓梳機上再行加工。切綿和梳綿的道數一般為1~3道,分別制得頭號精綿、二號精綿、三號精綿。末道落綿作為絲紡原料。排綿是人工檢查精綿的質量,剔除其中殘存的雜纖維、并絲等物,并分扯、摺疊成一定寬度的精綿片。紡制絹絲的支數根據絹紡原料品種而不同。桑蠶繭絲細度高,精練后單絲一般為0.9~1.5旦,色澤白凈,可紡高支(160~270公支),中支(100~160公支)和其他支數的絹絲。柞蠶繭絲細度較低,精練后單絲一般為2~2.5旦,色澤略黃,能紡制中低支(68~120公支)絹絲。蓖麻蠶繭絲的細度略低于桑蠶絲,一般單絲在1.5旦左右,可紡中低支(70~160公支)絹絲。
俞亞萍 ;
鐘波 ;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