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銀杏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中處皮白色,骨質,具2-3條縱脊;內種皮膜質,淡紅褐色;胚乳肉質,味甘略苦;子葉2枚,稀3枚,發芽時不出土,初生葉2-5片,寬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葉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規則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花期3-4月,種子9-10月成熟。
由于銀杏樹生長周期緩慢,其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光照條件等都要求較為充足,因此立地條件盡量選擇在地勢高、交通方便,且兼具良好排水能力的位置。種植銀杏的苗園還要注意選擇土層較厚的園地,一般要求土層厚度要超過1m。另外,也要足夠的光照和良好的空氣流通狀況,即盡量避免選擇谷地等弱通風、弱光照的地方栽植銀杏。銀杏栽種時,對于株行距、栽種方向的配置應當注意,好是東西方向栽植,并保持一定的栽植密度,可以選擇2m×2m的栽種密度。
因為銀杏性喜光,東西方向栽植可以銀杏受南北方向光照更加充足,并且較疏的密度也可以確保其在生長過程中不受其他鄰樹的影響。另外,銀杏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酸堿性土壤中可以選擇適當放寬種植密度,在含鹽量高的土地中可以通過一定的酸堿度改造后進行種植。
銀杏樹種植時間受氣溫、區位等影響,需要根據地域的不同而確定不同的種植時間。對于長江以南的地區,銀杏種植的時間可以選擇在秋末冬初的階段,南方冬季的土地仍然具有一定的地溫,基本能夠銀杏栽植后根系的損傷恢復需求,同時促進次年銀杏的迅速成長。對長江以北的地區,銀杏的種植宜延遲到春分以后。春分以后土地基本解凍,在這個時間栽植銀杏可以有效的防止因土層的寒冷而導致根系損傷。
對于銀杏種植穴處理也要根據種植地的地下水位及土壤性質進行綜合判斷,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塊,種植穴應稍小,這樣可以有效的進行保水。同時,種植穴的配置也要根據銀杏移植時的根系情況進行決定,一般密根應大坑種植。種植穴大小一般需要設置為銀杏植株根系大小的2倍。挖好種植穴以后,施一定量基肥,一般以施有機肥或農家肥作為基肥。
銀杏對肥量的需求較高,是一種喜肥又耐肥的植物,因此科學的施肥是其管理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春季3~4月是銀杏的長葉期,宜施促進樹葉生長的肥料。一般在2月份前后進行施肥,以肥混合有機肥為主,株均施氮磷鉀復合肥2~5kg,混合有機肥如腐熟的人糞尿5~10kg,一般根據樹的大小進行用量控制。夏季為銀杏長果期,宜施促進長果的肥料,一般在每年的7月上旬進行施肥,銀杏株均施0.5kg尿素。施肥后如遇持續干旱,應適當的進行補水澆水。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