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南金葉榆,金葉榆,南平金葉榆,靜安金葉榆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6年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目前,金葉榆已成為城市綠化的主導樹種之一,已在30多個省(自治區、市)的街道公園綠地、13000多個鄉、120000公里的公路綠化中都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平原綠化、山地綠化和農村建設的重要樹種,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貢獻。 金葉榆適種范圍廣泛。南至華南、華東以及西南,北至東北、西北絕大部分地區,均可安全越冬。喜光、耐冷、耐旱,能適應干燥、涼爽的氣候。土壤肥沃、濕潤、,不耐水,但能抵御干旱、貧瘠和鹽堿地。抗風抗土壤、抗煙塵、抗氫毒氣能力強。 以金葉榆為代表的榆文化植根于中華的內在品格中。榆樹是我國傳統鄉土樹種,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榆樹自古以來就是希望、堅韌和其他意義的象征。它是鄉村文化和邊疆文化的代表,在我國出現了大量的詩詞。榆樹在中國有很多例子。自始皇以來,榆樹自古就植于北方邊塞,故稱“榆塞”。現在,榆樹市、秦皇島榆關鎮仍以榆樹命名。
病蟲害防治 黑斑病是對金葉榆為害較大的病癥之一。當金葉榆患有黑斑病后,其葉片表面將形成圓形的淺黃點。隨著時間推移以及病情加重,斑點的面積逐漸擴大,并且斑點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在斑點的內部將形成輪狀排列的黑色凸起粉刺,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在黑斑病發病后期,將會在原有的斑點上形成黑色的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子囊殼,這時黑斑點呈現瘡痂狀。金葉榆患有黑斑病主要與外界環境的溫度、濕度有關,當平均氣溫達到20℃、濕度過大時會導致金葉榆產生黑斑病。 對于黑斑病的預防,,需要盡量加大金葉榆的種植密度,并且要對金葉榆枝葉進行定期修剪,以防止在金葉榆生長過程中枝葉過于繁密,這樣做可使得金葉榆的生長環境通風、透光,大程度上減少黑斑病的發生,以免對金葉榆造成二次感染。第二,在冬天來臨前,需要將落到地面上的病葉進行收集并通過焚燒的方式將其銷毀,以防止病原菌順利度過冬天,避免在春天來臨時對金葉榆造成傷害。第三,在金葉榆放葉后以及子囊孢飛散前,用藥物對其進行治療。種植人員需要將1%波爾多液或者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制成噴霧,用于黑斑病防治。在使用藥物時,每14 d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將黑斑病。 當黑斑病已經出現7 d后,其疏導組織會被切斷,造成植株。患有黑斑病的植物大多數產生在對其進行修枝的位置。因此在黑斑病防治時,需要進行以下兩點工作。,在對生長較弱的植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施肥等方式提升其抗病能力。在修剪植株的過程中,對患病植株進行。第二,在發病過程中,需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對樹干進行噴霧防治。 金葉榆在日常養護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桃紅頸天牛、飛虱、跳甲、榆紫蟲、榆毒蛾、黑絨金龜子等蟲害為害。為此種植人員應采用合理的方式對蟲害進行管理。在對蟲害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將蟲害產生的卵塊進行,這樣就能對孵化的幼蟲進行集中的處理,并將其消滅。在蟲害低齡期,應噴灑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在蟲害高齡期,應噴灑蘇云金桿菌乳劑400~600倍液進行防治。在幼蟲盛發期,應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乳油2 500倍液。
金葉榆耐干旱耐寒冷 金葉榆天生就喜歡那種冷涼的氣候,它的耐寒冷能力很強,在北方大部分地區能安全越冬。夏天的時候非常耐高溫與干旱。 金葉榆可以種植在貧瘠與鹽堿土壤中 金葉榆可以適應各種土壤,可以種植在那種非常貧瘠的土地當中,另外對于鹽堿地環境也能接受。一般種植前人們都會施農家肥,在生長當中會使用尿素,以促進其生長。 金葉榆抗風能吸收有害氣體 金葉榆抗風能力很強,而且因為它的根系很發達,所以大面積種植時,可以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另外它可以吸收各種有害氣體,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