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四川晚實核桃樹,核桃樹價格,天津核桃樹,12-15公分核桃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我國核桃栽培面積和產量:據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的統計,全國核桃栽培面積為166.7萬hm2,約4億多株。國家林業局造林司統計,云南省現栽培核桃80萬hm2,山西省33.3萬hm2,陜西省30.2hm2,河北省20萬hm2。據2008年中國林業年鑒統計2007年全國核桃總產為49.9萬t,占世界總產的29.35%,其中云南9.1萬t,陜西6.4萬t,山西5.3萬t,河北4.7萬t等。目前,我國核桃生產投入少、良種化程度低,栽培管理技術水平有限。與美國相比,單位面積產量低,全國平均單株產量為1.5kg左右,單位面積不足20kg/㎡
核桃樹般高達3-5米,樹皮灰白色,淺縱裂,枝條髓部片狀,幼枝先端具細柔毛(2年生枝常無毛)。也有高達20-25米,樹干較別的種類矮,樹冠廣闊。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時則灰白色而縱向淺裂。小枝無毛,具有光澤,被盾狀著生的腺體,灰綠色,后來帶褐色。
核桃羽狀復葉長25~50厘米,小葉5~9個,稀有13個。橢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頂生小葉通常較大,長5~15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或楔形,有時為心臟形。全緣或有不明顯鈍齒,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僅脈腋有微毛,小葉柄極短或無,有些外殼堅硬,有些比較軟。奇數羽狀復葉長25-30厘米,葉柄及葉軸幼時被有極短腺毛及腺體小葉通常5-9枚,稀3枚,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長約6-15厘米,寬約3-6厘米,鈍圓或急尖、短漸尖,基部歪斜、近于圓形,邊緣全緣或在幼樹上者具稀疏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側脈11-15對,腋內具簇短柔毛,側生小葉具極短的小葉柄或近無柄,生于下端者較小,頂生小葉常具長約3-6厘米的小葉柄。雄柔荑花序長5~10厘米,雄花有雄蕊6~30個,萼3裂,雌花1~3朵聚生,花柱2裂,赤紅色。
核桃花期5月,雄性葇荑花序下垂,長約5-10厘米、稀達15厘米。雄花的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腺毛。雄蕊6-30枚,花藥黃色,無毛。雌性穗狀花序通常具1-3(-4)雌花。雌花的總苞被極短腺毛,柱頭淺綠色。核桃果實橢圓形,直徑約5厘米,灰綠色。幼時具腺毛,老時無毛,內部堅果球形,黃褐色,表面有不規則槽紋。核桃果序短,杞俯垂,具1-3果實;果實近于球狀,直徑4-6厘米,無毛。果核稍具皺曲,有2條縱棱,具短尖頭。隔膜較薄,內里無空隙,內果皮壁內具不規則的空隙或無空隙而僅具皺曲。 核桃殼是內果皮,外果皮和內果皮在未成熟是為青色,成熟后脫落。新核桃種皮甚苦。
核桃樹苗生長習性: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強,適應多種土壤生長,喜肥沃濕潤的沙質壤土,喜水、肥,喜陽,同時對水肥要求不嚴,落葉后至發芽前不宜剪枝,易產生傷流。適宜大部分土地生長。喜石灰性土壤,常見于山區河谷兩旁土層深厚的地方
核桃樹苗產于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新疆南部、西部。分布于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生于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帶,中國平原及丘陵地區常見栽培,
中國核桃的分布很廣,黑龍江、遼寧、天津、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陜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等22個省(區、市)都有分布。內蒙古、浙江、福建等省(區)有少量引種或栽培。主要產區在云南、陜西、山西、四川、河北、甘肅、新疆、安徽等省 (區)。其中安徽省亳州市三官林區被譽為亞洲大核桃林場
黑核桃;核桃包括16個樹種,分布北美及拉丁美洲。其中有經濟價值的樹種為東部黑核桃(J.nigra),廣泛分布在美國的東半部和加拿大南邊。堅果在16個樹種中大,木材優良,為家具用材和膠合板才。黑核桃原產北美,我國引種黑核桃開始于1984年,在北京、南京、遼寧、河南等地有生長。樹高可達30米以上。樹皮暗褐色或灰褐色,縱裂較深。嫩枝有柔毛。小葉15~23片。長卵圓形,葉緣有不規則鋸齒,成齡葉表面光滑,背面有毛。雄花序長5~12厘米,小花有20~23沒雄蕊,雌花序2~5朵小花簇生于枝頂。果實圓球形,表面有小突起和柔毛。堅果先端微尖,殼面有不規則的深刻溝殼堅厚,難開裂。其內果皮常常用作制作裝飾
核桃樹和其他的果樹不同,冬季修剪若是選擇的時間不當容易引發傷流情況,會導致樹勢變弱,甚至枝條會枯死。因此冬季修剪的時候要避開傷流期才行。傷流高峰期是在11到12月之間。1到2月是傷流低峰期。從核桃樹的生長習性上來看,寒露到立冬階段修剪對它的影響小,不會浪費養分,傷口又不容易出現傷流情況,所以修剪要避開11月到12月,等過了元旦在修剪比較合適,方便避開傷流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