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17公分旱柳,旱柳,內蒙古旱柳,17公分旱柳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5年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柳樹耐干旱,耐水澇,喜陽光,較好成活。柳樹育種常用有三種栽培技巧: 用種子種植,選擇上好的年4月份收集的種子埋進土里,等到來年發芽,但可移裁。 插桿發芽,選擇生長快,營養足的枝桿,17-25CM為佳,插入土中、澆水,等到足月便可以成活。 穴栽,挖深坑,修剪移植的樹根,并在根系上噴灑滅蟲藥以提高成活率。噴好農藥后的樹木盡快埋進土穴中,澆上水,將土壓實即可。
綠化用途 旱柳的樹冠較為豐滿,深根性良好,因此可適合種植在街道旁,且旱柳的繁殖性強,直接插條也能栽種,或是播種繁殖等,防護性較好。 旱柳適合大面積栽種,也有直接在荒地中建立的旱柳林,植株四季常綠,很適合用來建立防護林、或是沙漠荒地中的綠化品種。 經濟價值 旱柳的主要用途便是以園林、綠化為主,其次,旱柳的嫩枝條也能用于家禽的喂養,且嫩枝中的蛋白含量高,能直接成為有效動物的養料。 旱柳木材堅韌而秀麗,且色澤柔和,可以直接用來雕刻家具,或是小飾品、編織品等,另外,旱柳的樹皮柔韌性,可以用以造紙,或是編織籮筐等,手藝性良好。
分布特征 旱柳喜光,并具有強的耐寒性,可適合在旱地生長,具有強的排水性能,佳種植地點為濕潤性較好的土壤中。 旱柳植物的根系較為發達,擁有的抗風能力,且生長速度十分快速,繁殖性強,多生長在東北、華北地區,后在青海、江蘇、浙江、甘肅等平原地區,而國外主要分布,如、日本、蘇聯等地區也有大量栽培。 園林用途 旱柳,自古便是河邊、溪邊的主要修飾樹,多用來作為行道樹、綠化樹栽培,不僅能直接種植在水中,也能在草地上栽植,主要的園林用途便是觀景。 每到春季,旱柳的枝條便開始萌生,嫩芽柔軟,樹冠豐滿,樹型高達,是中國為傳統、常見的一種庭院樹木。其樹型高大,乘陰性較好,也能直接作為夏季納涼樹。
旱柳渾身都是寶,人們自栽自采自用非常方便。一度時期也是靖邊農家的重要經濟來源,故有“家栽三百柳,花錢不用愁”的說法。旱柳柔韌性高、抗壓力強,木質細密、不易腐朽,可作椽、檁、梁、柱等,是當地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板材還可做門窗、家具、包裝箱和小型農具;細嫩枝條可以編成儲藏糧食的囤子和生活中常用的筐子,還可制成保護庭院的柵欄;一到冬天,修剪下來的枝葉便是羊子的美味,稱之為“空中牧草”;至于那些廢棄的下腳料和樹梢則用來生火做飯,家庭主婦非常喜歡;根、皮、葉和花絮都可入藥,僅《本草綱目》就收入15條之多。其實旱柳還有圍圃護院遮陰造景的功能,《詩經》中有“折柳樊圃”的詩句,《漢書》中有“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的記載,因此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官員達人都有在宅院或園林栽植柳樹的習慣。直到,在搞好建設的同時,人們仍然鐘情于以柳為美、用柳造景,靖邊的城市運動公園就栽植了很多旱柳。
旱柳在靖邊隨處可見,山坡沙漠、地畔路邊、房前院后,都能看到它茂盛矯健的身影,形成了有人便有柳、無柳不成村的格局。在我的家鄉,旱柳因樹的形狀和木材使用不同,還有兩種稱謂。一曰“椽柳”,因為它萌枝能力特強,便形成了“頭木”作業,一般栽植6至7年后,在主干兩米多的地方于秋季截去樹冠,俗稱“剃胎毛”。第二年春天,又生長出許多新的枝條,將其健壯的枝條留下來,修剪側枝。又過六七年便長成柳椽,這時就把它截下來使用,讓主干再萌生新枝。而后長成新的柳椽,樹頭越大長椽越多,多可達近百條。如此周而復始持續利用,有人把它也叫作“砍頭柳”,這類樹在旱柳中占多數。二曰“材柳”,選擇端直健壯的旱柳,不進行“頭木”作業,只除去杈枝,主干一直向上生長,一般可高達10多米,然后根據需要采伐使用。
旱柳除了滿足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需求外,還為靖邊的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態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上世紀70年代,在縣委下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每年都要組織縣級機關職工和學校師生到五臺山栽植旱柳等樹木。五臺山過去曾是百草叢生的草山梁,后來濫墾過牧,不懂保護利用,變成了一片禿山梁。經過幾年奮戰,旱柳等落葉樹木在此逐漸成林,但由于立地條件等原因,一部分變成“老頭樹”,效果并不顯著。靖邊的和不氣餒、不松勁,又進行科學規劃,引進新的樹種,把松柏等常綠樹木在旱柳林地混合栽植,形成互補之勢,相得益彰,逐漸成為百鳥飛翔綠濤涌動的萬畝林海,遂以五臺山萬畝林命名。21世紀初,又實施五臺山森林公園項目,建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青松翠柏森林氧吧,白楊綠柳休閑勝地”的園林式公園。在靖邊的義務植樹造林運動中,還有一個民兵拉練造林的創舉,就是以化行動為要求,以勞武結合為形式,以全縣基干民為參加對象,一般為5000人的隊伍,既搞訓練,又要植樹造林,先后野營拉練7次,在毛烏素沙漠栽植旱柳等樹木9086.7公頃。后來,隨著松柏等樹木的落地生根,旱柳的栽植逐漸減少,但據衛星遙感測量,在靖邊的林地面積中,很大比例還是旱柳。
據《靖邊縣志》載:清嘉慶末年,知縣苑馥桂通過自捐俸銀,勸喻鄉間富戶捐款等形式,購回以旱柳為主的樹苗10萬余株,清明前后分發縣內居民栽植,成活率頗高。后來人們通過自繁自栽的方法,栽植旱柳等樹木蔚然成風。同治年間,靖邊的生態環境又遭到一次大的破壞。光緒22年知縣丁钖奎到任后,鼓勵民眾廣栽樹木,搞好管護,親自撰寫了《勸民種樹俚語》,到處張貼宣講,使人們種樹的熱情更加高漲。1942年,惠中權任靖邊縣委,為了粉碎當局對邊區的經濟封鎖,曾廣泛發動群眾開展以旱柳為主的植樹造林活動,提出了“多栽一棵樹,多養一只羊”的口號,使靖邊的經濟建設和群眾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的表揚,并在陜甘寧邊區推廣了靖邊經驗。其間,還涌現出以白云瑞為代表的一大批植樹英雄,作家吳伯簫以《火焰山上種樹》為題,報道了白云瑞的事跡,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
旱柳病蟲害防治旱柳的主要病害有柳銹病,這種病一般是為害旱柳小樹苗,可以采用敵銹鈉200倍液,每10天噴治一次。旱柳的主要蟲害有柳毒蛾、柳天蛾等,這些蟲害專吃旱柳的葉子。可以采用80%可濕性1,000?1,500倍液噴殺。木蠢蛾為害樹干,可以采用紅膠泥混6%可濕性粉涂干或涂白;在出蟲期可在樹干噴40%乳劑或殺瞇1,000倍液滅殺。旱柳管理養護以扦插為主,播種亦可。柳樹扦插易成活,除一般的枝插外,實踐中人們常用大枝埋插以代替大苗,稱“插干”或“插柳棍”。扦插在春、秋和雨季均可進行,北方以春季土地解凍后進行為好;南方土地不結凍地區以12月至1月進較好。由于長期營養繁殖,柳樹20年左右便出現心腐、枯梢等衰老現象,故宜提倡種子繁殖。播種在4月種子成熟時,隨采隨播。種子用量每畝0.25~0.5kg,在幼苗長出對真葉時即可進行間苗,苗高3~5cm時定苗,當年苗高達60~100cm。用作城鄉綠化的柳樹,好選用高2.5~3m,粗3.5cm以上的大苗。因此在苗圃育苗期間要注意培養主干,對插條苗要及時進行除?,并適當修剪側枝,以達到一定的干高。栽植柳樹宜在冬季落葉后翌年早春芽末萌動進行,栽后要充分澆水并立支柱。當樹齡較大,出現衰老現象時,可進行平頭狀重剪更新。柳樹主要病蟲害有柳銹病、煙煤病、腐心病及天牛、柳木蠹蛾、柳天蛾、柳毒蛾、柳蟲等,應注意及早防治。
旱柳對土壤要求也不嚴,可以較耐鹽堿,能在含鹽量0.3%以下的輕鹽堿地上生長;但是旱柳在疏松的沙質壤土上生長好;旱柳在河灘砂礫土中也能正常發育生長。 旱柳的萌芽力強,壯年樹截干后可萌發上百根新條。旱柳的根系發達,側根、須根密集如網,抗風不怕沙埋。 旱柳品種比較多,旱柳有青皮柳、麻皮柳之變異,青皮柳生長較快。 旱柳造林有植苗和插干兩種方法,而插干造林又分為高干和低干兩種。高干造林多用于栽植行逬樹,低干多用于大面積造林。 旱柳病蟲害防治 1.旱柳的主要病害有柳銹病,這種病一般是為害旱柳小樹苗,可以采用敵銹鈉200倍液,每10天噴治一次。 2.旱柳的主要蟲害有柳毒蛾、柳天蛾等,這些蟲害專吃旱柳的葉子。可以采用80%可濕性1,000?1,500倍液噴殺。木蠢蛾為害樹干,可以采用紅膠泥混6%可濕性粉涂干或涂白;在出蟲期可在樹干噴40%乳劑或殺蟲瞇1,000倍液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