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云南1公分烏桕樹,成都烏桕樹,烏桕樹生長習性,5公分烏桕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生長習性
烏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龍門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崍山東南段,西南止于錦屏山、白靈山東坡。地理位置為北緯32°30′ 以南,東經101°40′以東,為全國烏桕分布的西北沿。
垂直分布范圍,在東部盆地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為海拔1000-1800m。
四川的集中分布區是在長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其中以長江河谷巫山-萬縣段,烏江流域涪陵-酉陽段,金沙江河谷宜賓-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賓-仁壽段為集中。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陽、彭水、黔江、屏山、犍為、古藺、榮縣、仁壽、井研等10縣,桕籽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57.2%,是全省烏桕的主要栽培地區。
木子樹(拉丁學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別名:烏桕樹、臘子樹、桕子樹、烏桖、桊子樹、桕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梓樹、虹樹、蠟燭樹、油籽(子)樹、洋辣子樹。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木子樹落葉喬木高8-15公尺,原產中國大陸,樹皮灰褐色,具淺縱裂。葉互生、菱形全綠、葉柄具一對腺體。11-12月葉色轉紅、黃,2-3月落葉。3月萌發新芽。葉片有毒,不宜在魚塘四周栽培。4-7月開花,雌雄同株、單性花,總狀花序。蒴果扁球形,有三溝,9-11月成熟。深秋時葉片呈現出一片紅火,意境不遜于楓葉美。有一定藥用、觀賞、工業加工等價值。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月待種子充分成熟,果殼已開裂時,從壯年樹上采種,種子要經脫蠟處理,可用60-80℃的熱水浸泡,不停地攪拌種子使除去蠟皮;或用30-40℃溫水浸種24h,使蠟皮軟化,再搓或搗去蠟皮,淘洗干凈。播種前種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350-400kg噴拌。2-3月按行距30cm開溝,溝深1.5cm,將種子播入,覆土,4月中旬出苗,進行松土除草,5月追施硫酸銨或人糞尿。第2年按行株距(3-5)m×(3-5)m定植。嫁接繁殖:選優良品種一年生的枝條做接穗,或采種時枝條連同果穗一起剪下,用濕砂貯藏,作接穗用。嫁接方法可芽接或穗枝接法。
主營行業:綠化苗木 |
公司主營:無患子,烏桕,楓香,木荷--> |
主營地區:九江市柴桑區楊柳村四組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
公司成立時間:2019-09-02 |
經營模式:服務型 |
公司郵編:33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