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浙江馬褂木種子,天津馬褂木種子,馬褂木種子出售,馬褂木種子多少錢一斤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生長習性
喜光及溫和濕潤氣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適濕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長不良,也忌低濕水澇。通常生于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緣,呈星散分布,也有組成小片純林。
藥用價值
鵝掌楸葉和樹皮入藥,味辛、性溫。有除濕,散寒止咳的作用。主治痹痛,風寒咳嗽。臨床應用:治因受水濕風寒所引起的咳嗽、氣急、口渴、四肢微浮。以干樹皮一兩,加芫荽、山油麻(陰行草)各五至六錢,老姜三片,甘草三錢,水煎,沖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藥理作用:抗菌作用心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桿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等有效,進一步證明抗菌有效成分為去氫海罌粟堿。
種子催芽處理
在選種時,應選擇20到30年的健康、粗壯、呈群分布的母樹,盡量不要選擇單株樹種,在10月份進行采集摘收。采回種子后,將種子至于室內通風良好的地方放置7天左右,再在室外攤曬3天,直到堅果自動分離。隨后,將種子用中沙分層貯藏,并在底層鋪大約0.4米厚的濕沙,上面加蓋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又可以種子正常透氣的麻袋或草簾,每隔10到15天灑水翻動一次。
圃地選擇與管理
在圃地的選擇方面,應選擇呈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好是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砂質土地。為種子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播種前進行整地、土壤消毒以及作床。整地時,通常將深度控制在30厘米之35厘米之間。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種子遭受病蟲害,通常按每畝4.3千克的量施以敵克松呋喃丹。作床時,先把苗床耙成上寬下窄的形狀,并且將深度控制在5至8厘米之間,按每畝200至300千克的量施以發酵磷肥,后將苗床耙成瓦背形。
苗田管理
1.追肥。幼苗生長發育過程中需大量養分,合理、及時追肥可以幼苗的健康生長,提高幼苗對病蟲草害的抗性。當幼苗長出五六片葉片,長到5至6厘米高、或者幼苗長出側根時,便要開始追肥。追肥應遵從先少后多的原則。尿素佳追肥時間為每年五月下旬至七月下旬之間,全年施肥量應保持再每畝30到40千克,施肥次數以4到6次為佳,追肥時好選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避免肥料燒苗。為了抑制苗木繼續往高生長,促進幼苗木質化,八月過后可改施磷酸二氫鉀,同時也可以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幼苗安全過冬。
2.除草。為防止雜草與幼苗爭奪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時除草,除草好選擇在雨后或灌溉后土壤較為松軟時進行,減少對幼苗的傷害同時雜草可以連根拔起。除草時需做到“除小、除早、除凈”。除草的同時可以進行間苗或補苗,間苗是將多余的幼苗拔除,幼苗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和生長空間。間苗時應做到“留純去雜、留優去劣、留壯去弱、留大去小”。補苗是將多余的幼苗移栽到幼苗較為稀疏的地方,盡量將幼苗的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0到25株。補苗好在陰天進行,避免幼苗在過程中,由于強光,高溫等原因脫水死亡。
3.病蟲害防治。馬褂木幼苗極易受到卷葉蛾、風碟、大袋蛾等幼蟲的危害。對于這些蟲害的防治,可以人工捕殺,也可以利用藥劑毒殺。卷葉蛾多發于5至8月份,可用50%的殺螟松乳劑稀釋成1200倍溶液進行毒殺;風碟多出現在5至9月份,可用80%的敵敵畏稀釋成1500倍溶液,或將敵百蟲稀釋成2000倍溶液進行防治;大袋蛾多發于7至9月份,可以用90%的敵百蟲稀釋成800到1000倍溶液,或者將80%的敵敵畏稀釋成1800倍溶液進行毒殺。根腐病是馬褂木易誘發的病害,其防治方法是在5至7月份,噴灑濃度在1.25‰和2.5‰之間的敵克松溶液,或者濃度為1‰的托布津溶液,每15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三至四次后可以有效防治根腐病
苗木出圃
苗木質量達標后便可出圃。苗木出圃通常選在2月份中的陰天或小雨天。起苗時,土要挖深,距離苗木根不能太近。沿著苗行的方向,再兩行苗木的中間先挖一條大約25到30厘米深的溝,再沿著溝壁挖出斜凹槽,再凹槽內切斷幼苗根,接著將鐵鍬垂直插入在苗行與苗行中間,取出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