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烏桕樹,烏桕樹報價,木子樹,烏桕樹廠家,5公分烏桕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生長結實
烏桕為速生經濟林木,幼期年平均高、徑生長可達0.8cm和1cm以上,30年左右高、徑生長漸趨緩慢而冠輻迅速增大。實生苗7-8年、嫁接苗3-5年開始結實,20-50年為盛果期,壽命可長達100年以上。巫山縣官渡鄉有一株100余年生的銅錘桕,樹高18m,胸徑70cm,冠幅12-12.5m,1979-1981年,年年產籽都在50-65kg左右。
烏桕由頭一年春梢上抽生的當年生春梢分化花芽并開花結實。春梢既是當年的結果枝又是來年的結果母枝,其質量和數量與產量的關系極為密切。如采收時留梢過長,則翌年抽生的春梢多而纖細;反之如留梢過短,則翌年抽生的春梢量少且易抽發夏梢;兩者話題都不高。一般以在采收短摘結果母枝,控制留芽量在5-7個為宜。剔枝采收造成歇年,捋籽采收會形成明顯的大小處,都于增產不利。
烏桕有雞爪桕和葡萄桕2大品種群,在四川半自然實生桕林中,兩者混生,以雞爪桕為主,約占總株數的64-96%。這2個品種群,者為雌雄同株異熟、雌先熟型,單一品種的純林,授粉不良,產量極低,但兩者的雌、雄花期卻交互相遇,且授粉畜高。在造林時,特別是在以嫁接苗營造的林分中,尤應注意2品種的適當搭配。
經營特點
四川的烏桕主要分布在海拔100-600m的農業耕作區,其經營方式和油桐相同;在集中產區以桕糧混作和間作為主,純林經營極少,也有與油桐一起形成桐、桕、糧混作或間作的。分散產區以“四旁”零星種植為主。據巫山縣調查,全縣有烏桕樹135萬株,其中,種于耕地上實行桕、糧 間作的有104.6萬株,占總株數的77.5%;四旁零星種植的有30.4萬株,占22.5%。
這種桕糧混作和間作的桕林,為具有半自然狀態的人工林,其特點亦與四川的桐林相似:
(1)無固定株行距,單位機種上種植數量隨耕地狀況而異。在坡度大,地塊小、石塊多的旱地上,常植烏桕于地坎邊角和石旁隙地,每公頃可達450-800株。間種作物以玉米、紅苕豆類為主,一般為一年一熟。
(2)更替頻繁,一般為多世代異齡林。
(3)桕、糧分層分段利用空間,林分生產力較高。
(4)烏桕宜丘陵山區發展,并且可以在山地造林,平原和丘陵造林,甚至可以在土地比較干旱的石山地區種植。如:銅錘桕:主要優點是樹體小,宜適當密植,單株結實性能好,群體產量高。適應性強,較耐旱耐脊,雞爪桕:優點是適應性強樹體較高大,發枝能力強,枝條密度大,幼枝光滑,結果枝比率高。
木子樹(拉丁學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別名:烏桕樹、臘子樹、桕子樹、烏桖、桊子樹、桕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梓樹、虹樹、蠟燭樹、油籽(子)樹、洋辣子樹。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木子樹落葉喬木高8-15公尺,原產中國大陸,樹皮灰褐色,具淺縱裂。葉互生、菱形全綠、葉柄具一對腺體。11-12月葉色轉紅、黃,2-3月落葉。3月萌發新芽。葉片有毒,不宜在魚塘四周栽培。4-7月開花,雌雄同株、單性花,總狀花序。蒴果扁球形,有三溝,9-11月成熟。深秋時葉片呈現出一片紅火,意境不遜于楓葉美。有一定藥用、觀賞、工業加工等價值。
全株具白色乳汁。樹皮有明顯的縱裂痕。單葉互生,稜形全緣,前端尾狀漸尖,形極像魟魚,基部銳形,葉柄長約2至5公分,柄上有一對腺體,膜質而淡綠色,平滑無毛,冬季變紅;單性花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花小黃綠色,蒴果橢圓狀球形,子房3室,成熟時成黑褐色,種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層富含蠟質的假種皮。烏桕(《唐本草》),又名:鴉臼(《綱目》),木子樹(《植物名實圖考》),瓊樹、蠟子樹、虹模、血血木、桕子樹,虹樹。
落葉喬木,高達15米,具乳液,樹皮灰色而有淺縱裂。單葉互生,紙質;菱形至闊菱狀卵形,長3~8厘米,寬3~7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至鈍形,全緣,兩面均綠色,無毛,秋天變成紅色;葉柄長2.5~7厘米,有腺體2個。花單性,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花小,綠黃色,無花瓣及花盤;雄花7~8朵聚生于苞腋內,苞片菱狀卵形,寬約1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兩側各有腎形腺體1個。雄蕊2,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基部,子房3室,柱頭3裂。蒴果橢圓狀球形,直徑1~1.5厘米,成熱時褐色,室背開裂為3瓣,每瓣有種子1粒。種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蠟。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葉(烏桕葉)、種子(烏桕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田間管理
幼苗期每年松土除草3-4次;追肥2-3次,5月上旬施硫酸銨或尿素或人畜尿,6-7月增施鉀肥,冬季施廄肥或堆肥。整枝修剪,形成傘形樹冠,冬季短截為主,結果樹在采果后,剪除下垂枝、重疊枝、病蟲枝。修剪原則:強樹弱剪,弱樹強剪,內膛強剪,外圍弱剪。利用潛伏芽,可進行老樹更新。
木子樹,以烏喜食而得名。宋代林和清詩:“巾子峰頭烏桕樹,微霜未落已先紅。”俗名木梓樹,五月開細黃白花。深秋,葉子由綠變紫、變紅。葉落籽出,露出串串“珍珠”,這就是木籽。籽實初青,成熟時變黑,外殼自行炸裂剝落,露出葡萄大、白色籽實、羅田、英山的品種主要有“大銅錘”、“葡萄桕”和“鷹爪桕”三類。大銅錘和葡萄桕穗聚、子大,外表蠟質層厚,為嫁接良種。鷹爪桕穗散而殼層薄。羅田天堂寨、圣人堂村的木子樹標木曾運往法國巴黎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