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茶花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茶花(學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資料記載,世界上登記注冊的茶花品種已超過2萬個。中國的山茶品種有883個。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資料記載,世界上登記注冊的茶花品種已超過2萬個。中國的山茶品種有883個。在三國時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宮廷、庭院里栽種的,仍是原始種茶花,花單瓣紅色。當時有關茶花的文獻及文人吟詠的“山茶”,“海榴”詩,均未涉及品種名。
茶花是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9米,嫩枝無毛。葉革質,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鈍尖頭,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干后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7-8對,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相隔2-3.5厘米的細鋸齒。葉柄長8-15毫米,無毛。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幾離生,長2厘米,外面有毛,內側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因山茶不耐寒,延緩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選擇品種、溫度控制、激素處理等辦法來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開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筆蘸0.1%的赤霉索,點涂于花蕾上,每3天涂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長情況決定是否涂花蕾,若估計”十一”開花不保險,可增加涂蕾次數,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長,使”十一”見花。
人工整形:山茶花還可以通過人工整形,供觀賞應用,如:將山茶通過修剪整形,把樹冠整成球形、傘形、圓柱形樹冠,山茶墻樹式,平臥鋪地式,使山茶匍匐于地生長,鋪地而生 。墻樹在西歐北美應用較多,即將山茶花植于向陽溫暖的墻面之外,附以攀登墻架,使山茶枝干順墻面而升,繼而覆蓋墻面,頗為壯觀。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