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商品菊種植基地,長春商品菊,湖南商品菊,商品菊種植基地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菊花是中國北京、 太原、 德州、 蕪湖、 中山、 湘潭、 開封、 南通、濰坊、 彰化市市花。也是日本的國花。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在日本,菊花是的象征。菊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含意也不盡同。
菊花(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ev):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本菊、大麗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后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孽芽。 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于枝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范片構成花苞。花序上著兩種形式的花:一為簡狀花,俗稱"花心",花冠連成簡狀,為兩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頭2裂,子房下位1室,圍繞花住主5孜聚藥雄蕊;另一為舌狀花,生于花序邊緣,俗稱"花瓣",花內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狀花多形大色艷,形狀分平、匙、管、桂、畸等5類。瘦果(一般稱為"種子")長1-3毫米,寬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縱棱紋,褐色,果內結一粒無胚乳的種子,果實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約1克。
菊花品種具有多樣性,分類工作者們探討菊花的原祖。或認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認為甘菊是原祖,或認為它的原祖是小紅菊,或者開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單。中國科學工作者有的還進行過屬間雜交實驗,在探討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測性和實驗性工作。無論推測和實驗,都是試圖把菊花的來源落實于該屬的某一個或某兩個種上,并且試圖指出,在這些浩瀚的品種中,哪一個品種為原始,即是說,想找出原始的菊花品種。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長或短匍匐莖。莖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較多。基生葉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羽狀半裂、淺裂或分裂不明顯而邊緣有淺鋸齒。葉柄柄基無耳或有分裂的葉耳。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淡綠色。頭狀花序直徑1.5-2.5厘米,多數在莖枝排成疏松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約5層,外層卵形或卵狀三角形,中層卵形,內層長橢圓形,長11毫米。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寬膜質,鈍或圓。舌狀花黃色,全緣或2-3齒。瘦果長1.5-1.8毫米。花期6-11月。
有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兩法。營養繁殖包括桿插、分株、嫁接、壓條及組織培養等。通常以扦插繁殖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葉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桿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后,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c室溫,春暖后栽于室外。 嫩枝插:此法應用廣。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在18-210C的溫度下,多數品種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移苗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