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縣15公分桂花,新鄉桂花,河南9公分桂花,河頂山5公分桂花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栽培方法:桂花喜溫暖濕潤環境,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不耐干早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好0℃以上,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溫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干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巖桂、九里香,是木犀科木犀屬常綠植物,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經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桂花為色、香、形俱佳的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在中國古今園林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桂花花有白色、淡黃、金黃、橙紅等[1],樹姿典雅,碧葉如云,四季常青,亭亭玉立,尤以金秋時節,桂蕊飄香,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清香飄逸,濃馥致遠等品質,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崇高、貞潔、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因此,桂花在園林造景中深受人們青睞,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和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的植物材料。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越來受到人們的關注,建設城市的生態園林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植物在應用于造景的同時也被賦予了科學的內涵,應用植物造景應該即是視覺上的藝術景觀,也是生態上的科學景觀[3]。桂花的生態環境美,關鍵是桂花在造景的同時還應能夠維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桂花進行植物造景的同時,通過合理利用喬木、灌木、地被和草坪等多層次的垂直搭配可以達到較好的立體或三維立體的綠化和美化效果,增加綠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綠地的整體生態效益,從而達到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桂花在與其他植物配置造景時,可以通過層安排樹冠稀疏的陽性落葉大喬木,第二層安排種植桂花樹,第三層安排較耐陰的落葉或常綠的小灌木,第四層用耐陰的地被植物。四個不同層次的垂直綠化,既可以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深度的水分和養分,又可以增大城市綠量,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起到的凈化、美化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
桂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桂花造景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被應用,至明清時期,桂花成為私家園林造景的主要材料,到現代桂花在園林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應用的形式和手法也更加多樣化。
我國古典園林中,多將桂花種植于窗前、院中、路旁、池邊等與各種地形、山石、建筑結合起來構成傳統的園林桂花美景,起到美化、綠化和香化的效果。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的配置手法多種多樣,有雙桂當庭,在庭院中對植兩株桂花樹,以此作為一種精神寄托;有金玉滿堂,指在庭院中將桂花和玉蘭對植,希望能夠榮華富貴;有玉堂富貴,是指將玉蘭、海棠、牡丹和桂花四種植物相配置,種于庭院里,或者加上迎春稱為玉堂春富貴,寓意喜慶和富貴。玉堂富貴,竹報平安是指將玉蘭、海棠、牡丹、桂花、竹子、芭蕉、梅花和蘭花配置與庭院,稱為庭院名花八品,寓意喜慶、平安、富貴。
桂花作為觀賞、美化、香化、食用和藥用等多種用途的經濟樹種,在城市、鄉村廣為種植。公園、風景區、學校、道路等皆可見其綽約身姿,或孤植、或對植種于庭院前、或列植作為行道樹、或群植作為風景林、綠化帶等。目前,全國形成了江蘇南京和蘇州、湖北咸寧、浙江杭州、廣西桂林,上海、安徽合肥、四川新都等主要桂花產區。桂花在現代園林應用中應遵循以下原則,應該滿足生態要求,桂花是一種喜暖、光,忌積水的陽性樹種,栽培桂花之前,應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是否適宜桂花的生長,在不能自然生長的地方,可以用盆栽和盆景的形式,來滿足人們賞桂的愿望。其次要人文文化和景觀效果,在桂花用于造景時,應充分運用統一變化、對比協調的美學原則,桂花的四季常綠、樹形美觀、著花密集,花香濃郁等美學要素,營造美好的景觀效果。同時,景觀中應注重意境的創造,挖掘桂文化,使人們在賞桂的同時能夠體會桂文化。后,要符合大眾心理。現代園林是公眾性和開放性的,園林的布置手法應該符合或反映公眾的審美觀念和需求,人本主義,符合大眾心理,也是現代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桂花在園林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造景方式也越來越多的被用于現代園林中。目前,利用桂花造景主要有以下3種形式:一是桂花的立造景。將桂花孤植在空曠的平地、山坡或草坪上,以體現其個體的姿態美。或者將桂花分別按一定的中軸線左右對植或列植作為城市街道的行道樹,四季常青,秋季便香飄數里,滿城幽香。還可以用桂花群植,形成以桂花為主題的風景林,體現桂花的整體美與和諧美。二是與其他樹木配置造景,組成豐富的林貌和四季季相變化的植物景觀。桂花四季常綠,與其他植物配置時,一般作為背景植物,在確定于桂花的搭配植物時,要考慮兩者的協調關系,搭配植物的植、葉、花、果等能夠補充和提高桂花的景觀色彩[3]。三是用桂花作專題布置。在色澤、品種、樹形、體量上進行相配,運用現代園林造景手法,結合必要的人文景觀,創造出深遠的人文意境,全面展示桂花的姿態美、品質美,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取得較好的觀賞效果。
現代園林十分重視生態性和科學性,強調事物群落的合理性和穩定性,在選擇與桂花搭配的植物時,應選擇那些能與桂花協調相處的植物[4]。園林中能與桂花搭配的常見落葉喬木有烏桕、黃連木、無患子、楓香、欒樹、三角楓、山槐、白玉蘭、樸樹、紫薇、山櫻花、水杉等;常綠喬木有廣玉蘭、香葉樹、紅楠、木荷等;落葉灌木有水楊梅、白鵑梅、木芙蓉、木槿、臘梅、丁香等;常綠灌木有石楠、柃木、南天竹、檵木、火棘、含笑、枸骨、海桐等;藤本植物有絡石、金銀花、木香、鐵線蓮等;地被植物有二月蘭、麥冬、石蒜、蔥蘭、吉祥草、沿階草、紫茉莉、鳶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