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泉州安溪福新苗圃紅錐,紅錐苗,泉州紅錐,漢川定制紅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常綠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圓錐形 |
樹型 |
圓錐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紅錐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在土層疏松、深厚、肥濕的酸性土壤中可以得到良好生長。紅錐屬于速生樹種,通常10年后開花,20年即可達到盛果期,每年4—5月開花,果實于11月成熟。紅錐木材具有硬度高、耐腐性強、容易切削、握釘力強和油漆性能好等特點,是建造船只、家具、農(nóng)具等的上好木材。
采種 采種時間可選擇在大雪節(jié)氣前后,選擇15年以上樹齡、樹干筆直圓滿、冠形較好、無病蟲害和果實較大的母樹進行采種,當殼斗呈黃色且剛開裂時就可以采收了。 選擇苗地 紅錐幼苗的主根系較為發(fā)達,但側須根較少,因此種植選擇苗地時要選擇較為平坦的、便于為苗木排水灌溉的山地,可選擇土質較為疏松、肥沃的荒地或者水田。選好苗地后進行行整耕,粉碎土塊,土地的翻墾深度應大于25 cm,畦高尺寸長寬高比例應為11 m×1 m×20 cm。同時為了排灌,要將步行溝道與排水溝進行連接。整地時施足基肥,磷肥施加量為2 000 kg·hm-2,漚熟草皮泥施加量為10 000 kg·hm-2。同時可以在畦面上均勻播撒225 kg硫酸亞鐵,還可以稀釋噴灑5%的敵克松液體,減少苗木病害和苗地的雜草生長。
播種 將種子放置在干凈的水中浸泡3天后晾干,用濕潤的沙層積方式進行催芽。將種子放置床中,種子鋪設厚度通常為2 cm,沙子的鋪設厚度通常為5 cm。以一層沙子、一層種子的方式進行鋪設,鋪設后在上面覆蓋薄膜。之后每隔2天澆一次水。催芽完成的種子胚根長度可達到10 cm,在移苗時要剪斷過長的胚根,使其長度保持3 cm左右。 苗圃管理 紅錐苗期為確保土壤中水分可以滿足苗木的生長條件,在播種后每隔3天進行1次淋水作業(yè),及清除將雜草,同時在幼苗出齊時追施稀水肥。當幼苗高達到6 cm時進行追施化肥操作,水和尿素比例為50∶0.1,1 kg化肥可施667 m2苗地,應每15 d進行1次施肥操作并逐漸增加施肥量。另外,還應在苗期管理時注意鼠患防治工作,避免由于鼠害造成育苗失敗。
水分管理
澆水、抗旱
苗木栽植后,應燒透水一次,如遇干旱天氣,栽植一月內(nèi)應另澆水 1~2 次。如造林面積大,人工澆水困難,造林苗木應采用營養(yǎng)袋育苗,對提高苗木抗旱能力,提高苗木成活、 保存率效果顯著。紅錐幼林耐蔭,通過留存帶間雜草,有利于紅錐幼林生長,同時又能提高土壤保水功能,起到抗旱作用,或通過營造混交林或間種玉米等高稈作物提供遮蔭,增強紅錐幼林抗干旱能力。
抗洪排澇
紅錐不耐水澇,紅錐林地抗洪排澇必需予以重視。排澇措施主要是在造林坡地上緣挖截水溝,防止洪水沖刷林地,坡地下緣或臺地挖排水溝排水,防止林地水土流失;坡地造林選擇帶狀整地,增加土壤雨水滲透,減少地表徑流、減緩地表徑流流速,也能起到一定的抗?jié)撑藕樽饔谩?br/>
整地前全面清理林地雜灌,但紅錐要嚴禁煉山方式,可集中燒毀清理物。整地方式以穴墾為主,穴規(guī)格 50cm × 50cm × 50cm 。緩坡地( 25° 左右)也可采用帶墾整地,按環(huán)山水 平整地,帶寬 1.2 ~ 1.5 m , 去雜全墾 20cm , 再挖穴,規(guī)格 40cm × 40cm × 40cm , 帶面內(nèi)低外高,呈水平梯田狀,以保持水土。植樹穴內(nèi)撿盡石塊、雜物,每穴施有機肥 l~2kg ,復合肥 250 g 、磷肥 500 g 作基肥。
紅錐育苗主要以播種育苗為主。播種后加強苗期管理,搭棚遮蔭,注意施肥及淋水。紅錐實生苗木質量標準為I級苗木地徑大于0.4厘米,苗高大于39厘米。選擇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雨水至驚蟄的雨后造林。栽植后檢查苗木成活率,適時補植。研究表明,紅錐與馬尾松、濕地松、杉木等混交造林,能互相促進生長,形成穩(wěn)定的復層結構的針闊混交林。造林后加強林地撫育管理,科學有效的管理可以顯著促進紅錐林的生長。
全國紅錐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