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2公分杜英,杜英多少錢,上海杜英,2公分杜英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這個種的枝條無毛;葉紙質,倒卵形,長達8厘米,側脈5-6對,有明顯鈍鋸齒,干后葉片暗褐色;花序軸纖細,通常無毛,有時則被白色短柔毛;花瓣有毛,裂片約10條;雄蕊15枚,花藥無毛叢或附屬物;核果細小等特征和禿瓣杜英 E. glabripetalus Merr. 很容易混淆,但后者枝有棱;葉干后黃綠色,側脈8對;葉柄極短;花瓣無毛,先端15裂;雄蕊20-30枚,花藥有毛叢而不同。所謂 E. omeiensis Rehd. et Wils. 從葉形和大小、側脈的數目、葉柄的長短、花的長度、雄蕊的數目等特征來看都和本種一致。
生長習性
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如適生干酸性之黃壤和紅黃壤山區,若在平原栽植,排水良好。根系發達;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偏快。對 二氧化硫抗佳強。
分布范圍
產于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四川及云南。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雜木林里。越南、老撾、泰國有分布。
杜英又名山杜英。杜英為常綠速生樹種, 材質好,適應性強,病蟲害少。是庭院觀賞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現將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⒈圃地的選擇和整地:
杜英為深根性耐陰樹種, 應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疏松肥活濕潤的土壤作為圃地。秋末冬初對圃地進行深翻。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公斤,餅肥100公斤/畝,施粉狀硫酸亞鐵1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細致整地, 苗床高20厘米-25厘米,寬1.2米。
⒉播種技術:
播種時間為2月-5月。采用 條播,條距25厘米,溝寬10-12厘米,深3厘米,播種量每畝8-10公斤。播時撒適量鈣鎂磷,有利發根。覆土宜薄,蓋種子以焦 泥灰為好,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上面可以蓋一層薄薄的干草,以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有利于種子發芽。出苗期30天-40天左右。當70%的 幼苗出土后,傍晚揭除覆蓋物,第二天傍晚,用 敵克松0.1%溶液噴灑 苗床,預防病害發生。
原產長江中下游以南至華南地區,越南也有分布,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于酸性之黃壤和紅黃壤山區,若在平原栽培,排水良好,根系發達,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偏快,對二氧化硫的較強的抗性。
形態特征:
尖葉杜英是杜英科,杜英屬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灰色;小枝粗壯,有多數圓形的葉柄遺留瘢痕,干后皺縮多直條紋;葉聚生于枝頂,革質,倒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偶有短小尖頭;中部以下漸變狹窄,上面深綠色而發亮,干后淡綠色,下面初時有短柔毛;總狀花序生于枝頂葉腋內,有花,花序軸被褐色柔毛;花芽披針形,萼片狹窄披針形,外面被褐色柔毛;花瓣倒披針形,內外兩面被銀灰色長毛,子房被毛,核果橢圓形;8-9月開花,果實在冬季成熟。
播種繁殖
從樹齡超過15年、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植株上采種。采種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果實從青綠色變為暗綠色的時候進行,此時核果成熟。隨采隨播或春季育苗,如為春季育苗可沙藏種子,將果實放置在陰涼處或在水中浸泡1~2h,當外果皮發軟時用手搓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凈,晾干。之后沙藏至翌年春季開溝點播,播前涼水泡2~3d,每天換水一次。注意種子不可暴曬,也不宜長時間脫水干藏。由于種子有深度休眠現象,采用濕沙低溫層積貯藏法,能讓發芽率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