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北1公分黃連木,黃連木小苗,楷木,重慶黃連木,河南1公分黃連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5~30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5-6對,葉軸具條紋,被微柔毛,葉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沿中脈和側脈被卷曲微柔毛或近無毛,側脈和細脈兩面突起;小葉柄長1-2毫米。
種子貯藏
分干藏和濕藏兩種,干藏適合大量貯藏種子,濕藏適宜少量貯藏種子或催芽。干藏:將果實采收后晾干,裝入透氣良好的袋子內,在低溫、干燥條件下貯藏備用。濕藏:將陰干的種子按種沙1︰3比例混合后放入層積坑內或堆積于背風向陽地面,用草席或塑料布覆蓋,防止失水。在層積坑內垂直預埋幾束秸稈,用于通氣。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為宜。覆沙成饅頭狀,來年春季種子有1/3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種子處理
秋冬播種子可隨采隨播,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經(jīng)選種后,清水浸泡2d搓去果肉并進行驅避劑等藥劑處理,以防鳥獸危害。春播種子需進行種子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經(jīng)過冬季沙藏的種子春播前處理:經(jīng)過冬季沙藏的種子可直接播種,也可再經(jīng)過催芽待1/3露白時播種。沒有經(jīng)過冬季沙藏的種子春播前處理:在播種前,將干藏的果實用清水、35~45℃的草木灰溫水、5%的石灰水均可浸泡2~3d,洗去果肉,然后在太陽下暴曬種子2~5h,70%以上的種子開裂后即可播種。
防治建議
1、營林措施
黃連木多生長在干旱、瘠薄的山區(qū),生長勢較弱,可通過土壤耕翻、修整樹盤、清除石塊、樹盤覆草、加強肥水管理等措施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對病蟲害的抗性。
2、植物檢疫
黃連木種子小蜂成蟲的飛遷能力有限,種子調撥是該蟲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應把好產(chǎn)地檢疫關,嚴格檢疫種子,嚴禁帶蟲種實調運,防止該蟲隨種實調運,人為傳播蔓延。
3、選擇抗蟲品種
黃連木種子小蜂成蟲主要選擇早熟大果直徑在4.5mm以上的黃連木果實產(chǎn)卵,對果實小、果柄短的黃連木品種不選擇產(chǎn)卵,可以把選育抗蟲品種作為防治該蟲的一項重要措施。另外,在同一地區(qū),選擇栽培同一品種的黃連木,也能夠縮短其成蟲產(chǎn)卵的適時間,減輕其危害程度。
4、黑光燈誘殺
黃連木尺蛾、刺蛾類、黃連木綴葉叢螟等害蟲的成蟲均具有趨光性,在成蟲羽化期,可在夜間用黑光燈或火堆誘殺成蟲,減少蟲口密度,減輕危害。
5、人工捕殺
秋季結凍前和春季解凍后進行人工挖黃連木尺蛾蛹、綴葉叢螟蟲繭或翻耕樹冠下的土壤(深度5~10cm),消滅越冬蟲繭;6月上旬到9月中旬人工除黃連木梳齒毛根蚜蟲癭;綴葉叢螟、刺蛾幼蟲發(fā)生初期,經(jīng)常巡視黃連木林地,隨時摘除蟲巢、蟲葉,明顯減輕其危害的程度。
食用價值
黃連木是優(yōu)良的木本油料樹種,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點。研究結果證明:種子含油率42.26%(種仁含油率56.5%),種子出油率20%~30%,果殼含油量3.28%,是一種不干性油,油色淡黃綠色,帶苦澀味,精制后可供使用;鮮葉含芳香油0.12%,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劑和香熏劑等。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櫚酸、油酸、亞油酸、棕櫚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亞麻酸,其中油酸、亞油酸、棕櫚酸3種脂肪酸的含量之和占脂肪酸總量的95%左右。
其嫩葉有香味,經(jīng)燜炒加工后可替代茶葉作飲料,清涼爽口,還可腌食作菜蔬?!吨参锩麑崍D考》云:“黃連木,江西、湖廣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數(shù)丈,葉似椿而小,春時新芽微紅黃色,人競采其腌食,曝以為飲,味苦回甘如橄欖,暑天可清熱生津。
園林價值
黃連木先葉開花,樹冠渾圓,枝葉繁茂而秀麗,早春嫩葉紅色,入秋葉又變成深紅或橙黃色,紅色的雌花序也極美觀。是城市及風景區(qū)的優(yōu)良綠化樹種,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觀賞風景樹,也常作“四旁”綠化及低山區(qū)造林樹種。在園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閣之旁配植無不相宜。若要構成大片秋色紅葉林,可與槭類、楓香等混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