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南8-10公分棗樹,棗樹價格,重慶棗樹,湖南駿棗棗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棗樹枝梗勁拔,翠葉垂蔭,朱實累累。宜在庭園、路旁散植或成片栽植,亦是結合生產的好樹種。其老根古干可作樹樁盆景。棗林有防風,固沙、降低風速、調節氣溫、防止和減輕干熱風危害的作用,對間作物生長影響頗大。棗樹作為防風林的文字記載,早出現于《神異經》中:“北方荒中有棗林,高五十丈,敷張枝條,數里余,疾風不能偃、雷電不能催。”描寫了棗樹林帶的規模和作用。據河南新鄭棗樹科學研究觀測,農棗間作降低風速20%-62%,氣溫降低1.2℃-5.8℃,提高在所溫度0.5%-11.3%,土壤含水率提高4.5%-5.1%,蒸發減少8%-44.7%,棗樹不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長,而且耐鹽堿(含鹽堿<0.3%)
棗樹停枷養樹;是中國有枷樹習慣的棗區復壯樹勢的經驗。停枷的樹株座果大量減少,甚至停止結果,因而有利于樹體的營養生長,較快恢復樹勢。老弱樹停枷的年,葉片明顯增大變厚,葉色加深,第二年發育枝開始大量萌發,生長量過大,第三年新的樹冠基本形成。因此停枷三年后又可投產。停枷配合更新修剪,增施水肥等措施,可加快樹勢的恢復過程
棗樹修剪方法常用的有五種:疏枝、回縮、短截、摘心、刻傷。
⒈疏枝:將樹冠內干枯枝,不能利用的徒長枝、下垂枝及過密枝以基部除掉的修剪方法。疏枝能起到使樹體養分集中,疏密適度,通風透光,平衡枝勢的作用。
⒉回縮:對多年延長枝,結果枝的縮剪。它可以抬高枝頭角度,增長生長勢,利于枝組的復壯和老樹更新。
⒊短截:把較長的枝條剪短,作用是增加下部養分,刺激主芽萌發,促其抽生新枝,樹體健壯和結果正常。
⒋摘心:在生長季節將新生棗頭頂芽摘掉,棗頭加長生長,提高座果率。
⒌刻傷:即主芽上方1厘米處刻傷,促其萌發新枝,一般不帶用,為省事以短截為主。
棗樹肥水管理:為促進棗樹早果早豐,加強土、肥、水管理。在河西灌區除冬灌外,多與小麥灌水次數相同;施肥每株施磷二銨0.15-0.25千克,選擇合理間作物,以利通風透光;留足樹盤營養面積,栽后及時定干并注意修剪。
⒈土壤解凍后在棗樹周圍2米范圍內進行深翻,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及時松土除草,春翻易淺,秋翻宜深;
⒉秋末封凍前施基肥,春季發芽前追施肥,一般單株產50千克鮮棗施施粗肥100千克或氮、磷肥各1.5千克,鉀肥0.5千克混合溝施。施肥時在距樹干1-1.5米處挖40×40厘米的環狀溝施入肥料。在花期和幼果生長期每株采取放射溝法追施尿素0.5-1千克;
⒊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分別在花期前、座果期、果實膨脹大期及時臨冬前灌水
棗樹適應性強,但在土壤疏松、層深厚、肥水充足的條件下生長發育會更好。有計劃地在耕地栽種棗樹,實行棗糧間作、是發展立體農業、實現棗糧雙豐收的有效途徑。渠路兩旁、田邊地埂和庭院都是發展棗樹的好地方。也可結合農田防護林的營造建設多功能、益復合型林果業商品生產基地。
棗樹栽植季節春秋兩季均可,但以春季為好。一般在棗樹萌芽周內進行。栽植密度;成片棗園株行距4-5米×5-6米,每畝22-33株;長期棗糧間作行距8-15米,株距4-6米,定植采用南北行。定植穴的大小一般為80厘米見方,并施10千克以上的農家肥。栽植深度和根頸相齊,邊回填邊踏實,扶正苗木,栽后立即灌水。栽植時苗木根蘸磷肥泥漿,有利于成活
棗樹嫁接;嫁接方法主要有木質芽接和枝接(枝接多采用皮下接)。其嫁接技術要點,歸納起來為六字要領:“鮮”,接穗保持新鮮,無失水。“平”,接穗削面要平。“準”,接穗和砧木形成層要對準。“緊”、接好后要纏嚴綁緊。“快”操作速度要快。“濕”、嫁接后要埋土或套塑料袋保持濕度。同時在嫁接前5-7天,對砧木苗圃進行灌水,使易于離皮。